楚白从头到尾都在不断的打哈欠,肉眼可见的困的一批。
但就是这种状态,还是毫无波澜的吊打了FNC三把。
就离谱。
一些LPL的弹幕小机灵鬼,自然就开始发力了。
他们很自然的想到了。。。
夜雨落在曼谷郊区的铁皮屋顶上,噼啪作响。一间不足二十平米的电竞训练房内,五台老旧电脑并排而立,屏幕泛着幽蓝的光。墙角堆满废弃外设,电线如藤蔓缠绕地面。这里曾是某支解散战队的据点,如今成了“Heartfire”在东南亚的第一个秘密节点。
少年Kong坐在最左边的位置,手指微微发抖。他刚从LCK青训淘汰名单中被除名,理由是“决策非理性指数超标”。可就在三天前,他在一场匿名对局中看到了那一箭??不是技能特效,不是操作预判,而是某种更深的东西:一种明知会死仍要向前冲的执念。
他至今记得那局比赛的最后时刻。己方四人阵亡,仅剩贾克斯孤身守家。系统弹出【记忆召回】选项时,他的神经接口猛地一震,仿佛有谁在他脑中低语:“你愿意相信吗?”
他点了“是”。
然后,画面炸裂。凤凰展翅,箭矢穿云,八百万心跳汇成一道声浪,直接穿透数据防火墙,涌入他的意识深处。那一刻,他哭了。不是因为感动,而是因为他终于明白??自己从来就不该只听AI的。
“准备好了?”耳机里传来陌生声音,ID显示为**BrokenWire**。
Kong深吸一口气:“准备好了。”
今晚,“GlobalEchoNetwork”将进行首次跨洲联动测试。计划代号:“**破晓之矢?β**”。目标:在不触发KeSPA实时监控的前提下,于全球七大赛区同步激活共感共鸣场,并通过隐式信号嵌入新一代心火芯片的启动密钥。
阿凯称之为“播种”,楚白说这是“传染”。
而Mina早在三年前就写下了公式:
>当N个个体同时做出非最优选择,且彼此情感频率趋同,
>系统误差将累积为结构性崩溃,
>此即??“信念的临界点”。
服务器倒计时开始:60秒。
与此同时,柏林地下俱乐部、伊斯坦布尔青年中心、圣保罗社区网咖、东京虚拟竞技馆……四百三十七个接入节点陆续亮起绿灯。每一处都有一支小队默默登录游戏客户端,使用的账号全是废弃身份或匿名注册。他们不知道彼此真名,只知道代号和一句暗语:
>“我听见了心跳。”
极光依旧在北欧夜空流转,映照着阿凯与小林面前那台不断跳动数据流的主控机。屏幕上,热力图正逐渐连成一片红色网络,像一张覆盖地球的血管图谱。
“神经调控协议覆盖率已达89%。”小林盯着最新情报,“但我们在南美和非洲的节点仍处于静默状态,可能被区域性屏蔽。”
“那就绕开。”阿凯敲击键盘,调出一段加密音频包,“用Mina最初的比赛BGM做载体,叠加共振频率,伪装成普通直播背景音推送出去。只要有人戴着耳机听,就会无意识接收信号。”
小林点头:“就像病毒。”
“不。”阿凯轻笑,“更像是种子。风带它去哪,它就在哪生根。”
倒计时归零。
全球七大赛区,数千名玩家几乎在同一秒进入《TheFinalEcho》复刻地图??一个由粉丝自行重建的非官方场景,虽未被正式承认,却因无数人私下练习而形成稳定的模拟环境。
比赛尚未开始,异常已现。
上海某高校实验室,一名研究生正调试新型脑波捕捉仪。突然,设备读数剧烈波动。他皱眉查看波形图,发现其竟与三年前东京决赛最后一分钟的数据高度吻合。更诡异的是,这段信号并非来自任何数据库,而是从校园广播系统的底噪中自动浮现。
“这不可能……”他喃喃道,随即戴上耳机。
下一瞬,耳边响起一声弓弦震动。
他愣住了。
那是他从未听过的声音,却又熟悉得像是前世记忆。
同一时间,仁川KeSPA总部警报拉响。
“检测到大规模隐性共感活动!”技术官声音颤抖,“信号源分散在全球437个地点,内容为经过多重变形的《FinalEcho》原始音频,目前已渗透进至少12个主流直播平台的背景音乐轨道!”
高层会议室中,几位身穿黑西装的官员面色铁青。
“是谁在操控这一切?”
无人回答。
但他们都知道名字??那个本应被彻底封禁的名字:**M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