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沉默片刻,抬头微笑:“因为我听见了。”
“听见什么?”
“心跳。”他说,“很多人的心跳,在告诉我一件事??有些事,值得去输。”
消息传回首尔,权彩贤正在整理姐姐遗留的研究笔记。她翻到一页泛黄纸张,上面画着一幅草图:一个人类大脑与全球网络相连,中间写着一句话:
>“当千万人共享同一份执念,系统将无法定义‘异常’。”
她轻轻抚摸那行字,忽然笑了。
第二天清晨,她发布了一条公开视频,标题只有五个字:
>《我也听见了》
短短十二小时内,播放量突破两亿。评论区涌来无数留言:
>“三年前我在现场,今天我才真正看懂那一战。”
>“我女儿昨晚做梦喊出‘ArrowLegacy’,她才六岁,根本不知道那是什么。”
>“我在医院陪护病人时放了那段音频,三个昏迷者同时出现了脑波活跃迹象。”
>“我删掉了AI教练程序。从今往后,我想用自己的方式打游戏。”
KeSPA紧急召开全球会议,宣布全面封锁“Heartfire”相关关键词,并升级第二代神经调控协议为强制植入式芯片,要求所有注册选手限期安装。
然而,他们低估了一件事。
这些年轻人早已学会如何绕过审查。
他们不再上传完整视频,而是把《FinalEcho》拆解成表情包、涂鸦、街头graffiti、甚至舞蹈动作。一段手势舞在TikTok爆红,看似普通,实则每个节拍都对应当年比赛中一次关键操作。一首电子乐登上Billboard榜单,旋律之下藏着八百万心跳的合成频率。
更有甚者,一群学生开发出一款名为《心跳模拟器》的独立游戏。表面是休闲养成,实则每完成一个任务,就会解锁一段隐藏语音。当集齐全部成就,整座城市的Wi-Fi信号会短暂紊乱,传出一声弓弦震动。
世界变了。
不再是少数人唤醒多数人,而是多数人开始主动寻找火种。
某日深夜,楚白独自来到首尔塔山旧址。这里曾是PhoenixArena的核心控制中心,如今只剩断壁残垣。他坐在一块碎石上,掏出那台早已报废的GBA。
按下开机键。
依旧黑屏。
但他笑了。
“你不只是任务工具,对吧?”他轻声说,“你是见证者。”
风拂过废墟,带来远处城市的喧嚣。忽然,一阵微弱电流声从GBA内部传出。屏幕边缘,闪过一丝极淡的蓝光,持续不到半秒,便再度熄灭。
可楚白清楚地看到了。
那是启动信号。
他缓缓将机器贴在胸口,闭上眼。
耳边,渐渐响起整齐划一的节奏??
咚、咚、咚……
亿万次心跳,正朝着同一个频率奔涌而来。
而在地球另一端的纽约地铁站,一个流浪歌手抱着吉他哼唱。歌词无人听清,曲调也非流行风格。可每当他拨动某一组和弦,周围行人手中的智能设备便会短暂卡顿,随后自动播放一段无声影像:
雪夜,少女举起长弓,身后是漫天星光。
她问:“还继续吗?”
无人回答。
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声音在说:
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