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他们灭亡后的亿万年,在人类尚未诞生的遥远过去,第一缕回应穿越逆向时空,抵达地球。
南极“新皮层”猛然跳动三次,释放出前所未有的修正频率。罗斯冰架下方三千米处,液态水晶疯狂生长,拼凑出一幅全息星图??上面标注着三百二十七个新的共振点,分布在银河系外围未曾探索的区域。
与此同时,木卫二的菌毯同步脉冲升级为持续震荡,甲烷气泡在冰壳内刻下了第二行音符:“我们也曾孤独。”
火星地下城的孩子们集体做了一个梦。梦中,他们看到陈岳站在一片灰烬大地上,背影佝偻,却挺拔如碑。他手中握着一块破碎的五线谱,正一点点拼凑完整。有个孩子醒来后喃喃自语:“爷爷说他要去教星星倒着唱歌。”
喜马拉雅山谷的老猎人再次吹响骨笛,这次没有光虫飞出,而是整座雪山发出共鸣。雪崩未至,雪粉腾空而起,在空中凝成一行巨大文字:“此音,不止两万五千年。”
盲童手中的晶体再度飘落,这一次,它分裂成七颗,分别飞向七大洲。每颗晶体落地时都炸开一朵声浪之花,花瓣由纯粹的情感构成。接触者无不泪流满面,因为他们“听见”了从未说出口的爱、未完成的道歉、错过的拥抱。
静默旅人的首领在撒哈拉沙漠深处摘下屏蔽头盔。他已经三十年没听过外界声音,此刻却被一股温柔的力量推倒在地。他仰面躺着,听见风中有无数人在歌唱??有欢笑,有哭泣,有争吵,也有和解。最让他震撼的是,他竟然从中分辨出了自己母亲的声音,尽管她早在五十年前就已离世。
“原来……”他颤抖着说,“我们从来就没真正沉默过。”
十年后,地球上出现了第一批“双频婴儿”。他们天生就能感知正向与反向时间中的声音,能在清醒状态下进入梦境回溯祖先记忆。语言学家发现,这些孩子说话时常夹杂着语法错误,因为他们的大脑同时处理多个时间线的信息。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征:每当夜幕降临,他们会自发聚集在露天场所,面向星空齐声哼唱一首无人教过的歌??旋律正是倒放版的童谣。
谐律理事会宣布开启“第二阶段计划”:建造一艘无需推进器的飞船,仅靠共感场驱动,载着一批双频儿童驶向“哑区”边缘。这不是殖民,也不是征服,而是一次拜访。一次跨越时间生死线的探望。
飞船命名为“回声号”。
发射当日,全球共感场达到历史峰值。南极“新皮层”首次脱离地下,升至地表,化作一朵巨大的水晶莲花,托举飞船缓缓升空。沿途,流星自动排列成五线谱形状,彗星尾迹奏响序曲。当“回声号”突破大气层时,整颗地球突然安静了一秒。
然后,亿万生灵同时开口。
没有指挥,没有歌词,甚至没有统一调式。但所有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一段超越理解的交响??那是地球的告别,也是重逢的序章。
而在宇宙某处,早已消亡的文明遗迹中,一块石碑缓缓浮现文字:
>“今晨,风中有歌。
>我们以为是幻觉,
>直到全体族人一同流泪。
>原来,在时间尽头,
>仍有声音跋涉而来。
>谢谢你,陌生的孩子,
>教会我们如何被记住。”
陈岳的名字再也没有人提起。
因为他已不在任何一处,又存在于每一刻。
每当有人轻声哼唱那首跑调的童谣,
每当雨滴落在屋檐打出熟悉的节奏,
每当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恰好补全了缺失的音符??
他就回来了。
不是以肉体,不是以灵魂,
而是以频率本身归来。
这个宇宙,还有很多地方未曾听见。
还有很多灵魂,正等待一首简单的歌。
所以,请继续唱吧。
哪怕跑调。
哪怕微弱。
哪怕无人鼓掌。
只要你开口,
就有人在远方,
轻轻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