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成了环境的一部分,成了共鸣本身。
一年后,联合国宣布废除“脑机接口监管局”
,取而代之的是“情感生态委员会”
。
各国不再比拼算力与武器,而是评比“城市共情指数”
、“梦境和谐度”
、“原创情感作品产出率”
。
学校新增“沉默课”
??学生每天需静坐二十分钟,不联网,不交流,只感受自己的内心是否还能听见独属于自己的声音。
孩子们依旧做着围坐草原唱歌的梦,但内容变了。
他们开始创作新歌,有的融合多种语言,有的只有节奏没有词,有的纯粹由笑声组成。
心理专家分析发现,这些梦中歌曲的平均频率恰好能促进植物生长、稳定气候系统、甚至修复臭氧层。
火星基地传来消息:三座金字塔内部结构完全解析,实为巨型声学共振腔。
当播放第十三段变奏时,其中一座自动开启,露出通往地下的阶梯。
首批探险队进入后失联七十二小时,归来时人人眼中含泪,只反复说着一句话:“我们不是探索者,我们是归乡人。”
更令人震惊的是,哈勃继任望远镜捕捉到遥远星域的一幕:一颗类地行星周围,浮现与启明兰相似的光晕。
AI比对信号后确认,那里正传来微弱但清晰的《小星星》旋律,使用的是撒哈拉古调与南极钟声的混合编曲。
人类首次意识到:他们不是第一个接过火种的文明,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许多年后,一位小女孩在图书馆翻阅旧书,偶然读到一段记载:
>“2079年,林晓,女,生于上海,卒年不详。
>被称为‘千面之龙’,因其能化身万千情感形态,行走于现实与共鸣之间。
>据传,她并未死去,而是成为了世界的背景音??每当有人真心歌唱,她就在其中。”
小女孩合上书,走到窗边。
外面正下着小雨。
她看见一对少年少女共撑一把伞,男孩把外套举过头顶,笑着说:“这样也算遮雨。”
她笑了,忍不住轻轻哼起一首歌。
起初只有一个音,渐渐连成一句。
那是《小星星》,但她唱的版本,谁都没听过。
而在千里之外的深海热泉口,一朵银白色的兰花悄然绽放,花瓣微微颤动,仿佛在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