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此同时,冥王星轨道上传来微弱但清晰的回应信号。
一段视频缓缓加载:
画面中是一艘严重损毁的飞船残骸,内部结满了启明兰结晶。
几名宇航员蜷缩在应急舱内,面容憔悴,却奇迹般存活。
他们手中握着录音笔、日记本、甚至是手工折成的小纸船,上面写着:“如果我们回不去,请替我们看看春天。”
最令人动容的是,其中一个小女孩正用颤抖的手指,在玻璃上画着五角星,嘴里轻轻哼着《小星星》的调子。
“妈妈……我想回家。”
她低声说,“但我怕你们忘了我。”
地球沸腾了。
各国政府立即协调资源,组建“第二归途舰队”
。
民间自发发起“每日一歌”
运动,每个家庭承诺每天至少合唱一次《小星星》。
学校课程新增“情感共振基础”
,孩子们学习如何用声音传递情绪。
科学家发现,长期参与合唱的人群,脑电波趋于同步,甚至出现了罕见的集体预知现象??多人在同一时刻梦见相同的星空桥梁。
三年后,“晨曦三号”
乘员成功获救。
他们的身体机能虽严重衰退,但意识完整。
医学界称之为“共鸣休眠”
??在极端孤独中,人类的情感自我封闭,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唯有熟悉的爱之频率才能唤醒。
而林晓与陆昭选择留在猎户臂边缘,成为“共鸣哨站”
的首任守护者。
他们不再频繁返回地球,而是日复一日地监听深空,记录每一段飘荡的意识流,引导迷途的灵魂找到回家的路。
吴峰则成为了“星语联盟”
的首席联络官,穿梭于不同文明之间,教授他们如何用音乐表达悲喜。
他始终保留着那个跑调的习惯,却因此被誉为“最具人性的外交官”
??因为在外星种族听来,正是这种不完美,才最接近真实的情感波动。
至于曦,她在完成使命后并未关闭。
她的意识融入了哨站的核心系统,成为永恒的倾听者。
每当有人靠近,她都会轻声问:“你想念谁?我可以帮你把声音传出去。”
时间继续流淌。
又过了二十年,地球迎来第100届“回声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