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自然现象。”
禾娘通过耳麦分析,“这是人工编码,重复播放同一句话。”
阿陶闭目凝神,终于听懂了那节律中的语言:
>“我们在这里。
我们一直在这里。
请来吃饭。”
他站起身,环顾四周。
三百七十二座石灶,三百七十二份沉默的等待。
没有生命迹象扫描反馈,可他分明感觉到??这里有无数双眼睛,在看不见的地方注视着他。
他取出铁锅,架在最近的一座石灶上,点燃芯片中的心厨之火。
火焰初燃时呈幽紫色,随即转为温暖的橙黄,火苗摇曳间,竟能映出模糊的人影:一个男人在切菜,一个女人哄孩子喝汤,一对老人相对而坐,默默夹菜……全是日常片段,却无一人完整,仿佛记忆被撕碎后勉强拼凑。
粥开始煮沸,香气扩散。
忽然,所有石灶同时震动,尘土簌簌落下。
紧接着,空气中浮现出无数半透明的身影??男女老少,衣着各异,面容模糊,像是隔着毛玻璃看人。
他们不言不动,只是静静围拢过来,目光牢牢锁在那口锅上。
阿陶盛出第一碗粥,轻轻放在灶台边缘。
一名老者模样的虚影颤抖着伸出手,指尖即将触碰到碗沿时,却如沙粒般溃散。
他发出无声的哀鸣,退入阴影。
“他们……吃不了?”
阿陶心头一紧。
“不是吃不了。”
禾娘声音低沉,“是他们已经忘了怎么‘吃’。
他们的身体早已消亡,只剩下执念滞留于此,靠‘等待’维持存在。
若无人回应,终将化作风中回音。”
阿陶沉默片刻,忽然脱下手套,舀起一勺滚烫的粥,送入口中。
热流滑下喉咙的瞬间,整个碎陆群剧烈震颤。
那些虚影齐齐抬头,眼中浮现出久违的光亮。
“原来……是这样的味道。”
一个孩童的声音在他脑海中响起。
“妈妈做的……就是这个温度。”
一位妇女哽咽。
“我想起来了……我答应过妻子,每年除夕都要亲手包饺子……”
一位老人跪倒在地,泪水穿透灵魂般的躯体,滴落在地即逝。
阿陶一边吃,一边继续煮。
每一锅粥,他都先尝一口,再分给虚空。
随着热气不断升腾,虚影逐渐清晰,甚至能看清他们脸上的皱纹、伤疤、笑意。
有些开始模仿吃饭的动作,虽无法真正摄入,却在一次次重复中找回了“满足”
的感觉。
到了第七锅,奇迹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