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颗坠落的碎片都在空中划出音符形状,落地后凝成透明晶体,内部封存着一段微弱但清晰的哼唱??全是不同版本的《萤火》。
人类终于明白:共引之力,早已溢出地球。
它不再是单一文明的产物,而是一种跨维度的情感共振模式,只要存在思念与回应的生命体,就能被唤醒。
联合国秘密成立“回声计划”
,不再研究如何控制这股力量,而是尝试理解它的伦理边界:若外星灵魂也能被接引,那么“彼岸”
是否本就是多元宇宙共有的心灵空间?如果爱可以穿越时空与物种,那天道所谓的“秩序”
,是否从来就不该由谁来定义?
就在世人陷入哲思之际,忆林深处,那株最古老的玉树忽然停止开花。
连续三百个日夜,无一瓣落下。
树干内部传出闷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缓慢苏醒。
守林弟子日夜轮值,记录每一次震动频率,却发现数据毫无规律,既不像心跳,也不似呼吸,倒像是……一个人在尝试说话,却无法发出完整的句子。
第四百零一夜,风雨大作。
一道闪电劈中玉树顶端,整棵树爆发出刺目青光。
光芒中,隐约浮现一个身影??不是陈念归,也不是林婉清,而是一个从未见过的少年,约莫十五六岁,穿着旧式学堂制服,手中握着一支断裂的笛子。
他嘴唇开合,却没有声音传出,唯有地面沙土自行流动,拼出三个字:
**“我是谁?”
**
紧接着,第二道雷击下,玉树根部裂开一道缝隙,涌出温热泉水。
水中漂浮着无数微型光点,每一个都映出一张陌生的脸:有古代将士,有未来宇航员,有异星生物,甚至还有机械躯体的生命体。
他们皆闭目沉睡,随水流缓缓旋转,仿佛等待被唤醒。
消息传开,举世震惊。
有人称这是“新纪元的种子库”
,是共引系统自我进化后孕育出的“候补接引者集群”
;也有人说,这是所有未能圆满回归的灵魂残影,借玉树之力寻求重生机会。
争议之中,唯一共识是:这支断裂的笛子,材质与当年双箫重铸时所用的“心骨”
完全一致。
于是,世界各地的忆音堂开始自发举行仪式。
不是为了召唤逝者,而是为了**聆听未知**。
人们静坐,闭目,将手贴在乐器上,用心去感受是否有哪一段旋律,是从自己未曾经历的记忆里流淌出来的。
一位失语多年的女孩,在触碰钢琴键的瞬间泪流满面,手指自动弹出一首从未学过的曲子,乐谱事后被命名为《忘川谣》。
一位盲人音乐家,则在梦中“看见”
自己站在一片白色原野上,四周站着无数手持乐器的人,齐声演奏一部宏大交响,标题赫然是:
**《共引?终章:未竟者之诗》**
而这一切发生之时,南极冰盖之下,那已融入地核的“归墟无岸”
舰体,突然释放出一波前所未有的能量脉冲。
全球地震仪同时报警,但震源并非来自地壳运动,而是源自地球磁场本身的扭曲。
短短十分钟内,罗盘全部失效,极光出现在赤道附近,连深海鱼类都集体浮上海面,围绕特定坐标游成巨大的圆形阵列。
待波动平息,卫星拍摄到惊人画面:整个南极大陆的冰雪轮廓,竟在一夜之间重新排列,形成一幅精确的乐谱图案??正是《安归引》全篇的最后一章,也是陈念归生前始终未公开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