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父亲打我之后,整夜坐在门口抽烟……他其实也痛。”
“我记得仇人临死前,求我把一封信交给他的女儿……原来他也想赎罪。”
“我记得那个欺负我的同学,后来成了救火英雄……人是可以变的。”
沈无痕的手开始颤抖。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也曾彻夜抄写律法,梦想天下无冤;想起妹妹因贫病早逝,他曾抱着尸体在雪地里嚎啕大哭;想起展昭最后一次见他,不是责备,而是递来一杯热茶,说:“你比我更看清黑暗,但别让它吃掉你。”
火把“咣当”落地。
他跪下了。
身后千余名追随者,有的茫然,有的愤怒,更多的,则是悄然流泪。
有人低声说:“我娘……也是这样偷偷给别人送饭的……”
有人喃喃:“我打过人,可刚才听到那些话……我觉得……我也该说声对不起。”
黎明破晓,万心回响仍未停止。
归墟口的心树剧烈震颤,忽然喷涌出无数光点,如萤火升腾,融入天空。那光芒穿越云层,竟在高空凝聚成一幅巨大影像??
是展昭。
不是黑袍铁尺的幻影,也不是庙堂供奉的雕像,而是真实的他:青衫磊落,眉宇间有坚毅,也有疲惫;腰佩御赐宝剑,却微微倾斜,仿佛随时准备为弱者拔出。
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看着这片土地,看着每一个抬头仰望的人。
然后,他笑了。
那一笑,胜过千言万语。
三天后,沈无痕独自来到归墟口。他须发凌乱,眼中布满血丝,却不再有戾气。
守树老人迎他入门,不问罪,不责难,只奉上一碗净水。
沈无痕饮毕,长跪于树前。
“我错了。”他说,“我以为只有砸碎才能重生,却忘了,有些东西本就不该被毁??比如人心深处那点不肯熄灭的光。”
林知微走到他身边,递过那半截木剑:“展公从未否定你的愤怒。但他选择相信,愤怒之后,还能生出爱。”
沈无痕抚摸木剑,泪水滴落。
半年后,朝廷正式赦免“真义盟”成员,条件是每人必须完成一百小时公益劳役,并参加十场“听心会”。沈无痕自愿前往西北最荒凉的村落,带领村民修建灌溉渠。完工那天,孩子们送他一朵野花,他接过后,第一次学会了微笑。
又一年,清明再至。
归墟口花开如海,颜色难以名状,似金非金,似黑非黑,更像是万千情感交融而成的奇迹。
林知微站在树下,望着星空。怀中的木剑安静温润,仿佛完成了使命。
他知道,斗争不会终结。未来还会有新的沈无痕出现,会有新的质疑、背叛、危机。但只要还有人愿意在雪夜生火,还有人在听完故事后决定做个好人,还有孩子问:“妈妈,今天我们能帮谁吗?”
那么,光就不会灭。
远处,笛声再度飘来,若有若无,温柔如昔。
他仰头望去,大雪初歇,星辰璀璨。
那一瞬,他仿佛看见少年时代的自己,牵着守树老人的手,第一次站在心树之下。
老人说:“孩子,你要记住??
灯,是人点的;
路,是人走的;
而心,是人一颗一颗唤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