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文艺一等功!!!!
又过了两天时间,周旭收到了一封信件,这封信正是来自《收获》的!
要知道,以前《高山下的环》火的时候,他没有收到过约稿信。
现在《潜伏》也火了,他终于是收到了《收获》的来信。
《收获》之所以牛逼,是因为它背后的人。
它是由巴金建立的杂志社,自创刊初期一直在南方有着超然的地位,比之《人民文学》在南方的影响力还要大一些。
周旭对于《收获》最感兴趣的也是因为它背后的人物是传说中的巴金。
虽然这么说有点奇怪,但是这群前辈作家,因为所处的时代更加具有理想主义,所以他们在文学界取得的地位也是极高的。
近代的作家,除非是像贾平凹、汪曾祺这种不仅写出了影响一个时代的作品,而且在一个类型上做到了极高成就的人,才能赶上前人的脚步。
例如贾平凹写得是乡土文学,那种黄土高坡的空旷和历史的厚重感!汪曾祺写的就是细腻的散文化小说,走的是沈从文的路子。
于是这两人勉勉强强赶上了前人的脚步。
所谓时势造英雄嘛。
巴金也就是那几人当中的一位,鲁郭茅巴老曹当中,他不是最高的,但是作为存世的已经是巨匠了。
写信的人是巴金的女儿李小琳,她在信中不仅夸奖了周旭的小说《潜伏》《高山下的环》的成功,也惊叹于他这么一位军旅作家的成绩。
其中也对于《潜伏》因爱情情节在中国引起的思想和意识形态讨论表示了自己的一些态度。
她觉得思想再开放一些,给主角更大的一些空间确实是不错的。
当然她还提到了巴金关于这篇小说的态度:“《潜伏》很大程度展现了我d地下工作者的无私奉献精神,更加让人们意识到了无数的英雄正如余则成一样潜伏、默默无闻!!”
巴金是蜀中五老之一。
当然世纪初的几位作家,大多数对于抗战的贡献都是很大的。
周旭看着信里面关于巴金的话,内心也是小小激动,他看冯牧一些评论家或许是因为超越时代的眼光,觉得无所谓。
但是!巴金不一样。
巴金、茅盾这群人还真的是他从小就听到大的角色了,难道还不够经典吗?
当然除去动容外,信里的李小琳还找周旭要稿子了,毕竟无利不起早,这群编辑联系他就是为了稿子的事情嘛!
周旭倒是没有答应,则是思考着有什么点子!
他翻开下一页,终于看到自己比较关注的事情了:“关于稿费的事情,如果你能够在这几个月内给我稿子,五月后发表的话,会按照新标给你最高的稿费千字十元。”
80年制订的稿酬标准,恢复了印数稿酬的同时,著作稿的基本稿酬也已经涨到了每千字3至10元,翻译稿为每千字2至7元!
也就是说,李小琳要给自己千字十元的稿费?如果是这个稿费,周旭还是很喜欢的。
……
又过了两天时间。
熊家源和周旭说了一下自己练习歌曲的情况,周旭跟着过去看了看,发现确实还不错。
这半个月时间,熊家源也是一直用心练习这首歌。
除去熊家源之外,整个歌舞团也在忙乎着各自比赛的事情,而其中最惨的莫过于歌舞团里的一群乐器队成员。
既要陪着熊家源练习这首歌《当那一天来临》,也要跟着其他人一起练习其他的参赛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