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李真漓,她是和李真澄一起长大的。
但是,直到很久以后她才知道自己和姐姐并非亲姐妹——两人同父异母。
姐姐身为庶出的孩子,生母至今也不明朗,只知道刚一生下来就被交给家中的主母抚养,然而半年之后,本来已经放弃了希望的母亲却有了自己的女儿,也就是她。
……打从记事起她就很黏着姐姐了。
在当时还很小的她看来,姐姐就是无所不能的大英雄,姐姐的棋比她算得准,姐姐的箭比她射得远,背诵经书比她更多,能给她的头发编出来好看的蝴蝶结,选中的新弓可以让给她,她捣乱让母亲生气的时候还会站出来保护她。
小孩子对于感情这件事,真的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非常迟钝吗?
似乎也并不总是如此。比如她其实就知道,父亲不太乐意来看她们。
每次被母亲抓过来,也是讲一些让人听不懂的话……她也知道母亲是一个淡漠的人,只关心她有没有掌握比姐姐更多的格和韵;她还知道家生侍女们在表面上仔细地照顾、其实心底里很害怕她;但是在姐姐那里,她可以得到那种被溺爱的感觉。
而且,也只有姐姐。
所以,喜欢……
最喜欢姐姐了。
……
姐姐很聪明,和一般人不一样,这个她一早就知道了。
但是父亲和母亲,她们是在姐妹两个六岁的时候才知道的。
那是在一个干燥凉爽的春日清晨,记忆里的天空向年幼无知的她呈现出清澈的蔚蓝色,庭院里青草的叶子润润的。
这一天,父亲在府邸上用梨、菠萝、小柿子和草莓招待了剑宁镇的使节。
使者听说这钟灵毓秀的姐妹俩正在学习《论语》,兴致勃勃地请求选侯夫妇允许她考校一番,父亲虽然觉得孩子们的年龄太小,但还是无所谓地同意了。
于是使者就问,两个人最喜欢的分别是哪一节。
她自己当时的回答,如今也有点记不清了,反正那是一个很敷衍的段落,因为她前一天晚上在复盘和姐姐下的棋、自己一个人对着密密麻麻的配置计算得太久,而忘记了晚饭。
这天起床之后她只想专注地吃草莓。
但是她还记得姐姐的回答,那是:
“哀公问社于宰我。”
……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鲁哀公问宰我,神社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说:“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寓意是:使人民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成的事情就不要再劝说了,已经结束的事情就不要再阻止了,已经过去的事情就不要再追究了。”
……
她注意到父亲停下了百无聊赖地整理裙摆的动作,母亲在看向父亲,而使节则露出了非常感兴趣的表情。
“这真是,使民战栗呀、使民战栗……既往不咎。”
“那么大小姐能不能告诉小臣,是为什么喜欢这一节呢?”
“因为我觉得它蕴含了某种真理。”
“什么真理?”
“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制造既成事实的能力。”
使节被惊讶得说不出话。
父亲优雅地抬起袖子掩住嘴唇轻笑起来。
父亲说:“实在是,上天赐给我家一个麒麟儿……”
父亲又说:“如果这份令人瞩目的天资能够一直成长到我死的时候,就让她继承怀泗镇吧。”
大家都在看姐姐,只有李真漓一个人对于姐姐的表现不感到讶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