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9章
而被革除功名、打入大牢的舞弊考生,更是多达二十余人!
张浚和顾千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战果”,回京复命。
崇祯皇帝看着那份长长的罪犯名单,一言不发,只是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了一股深入骨髓的寒意。
“传朕旨意,所有在本次殿试中,查实舞弊的考生,包括冯令、罗宇在内,共计二十人,全部诛杀!以儆效尤!”
“所有涉案官员,一律。。。。。。按律严惩,斩首示众!”
“至于。。。。。。”崇祯的目光,落在了宁波知府顾延之的名字上:“顾延之,参与省试舞弊,罪不容诛,但念其并非主犯,罢官夺职,流放三千里!其子顾承源,虽未直接参与,但煽动舆论,混淆视听,险些冤及忠良,夺去其二甲进士功名,降为庶人,永不录用!”
圣旨一下,血流成河。
一场由一个纨绔子弟引发的科场大案,最终,以雷霆万钧之势,画上了一个血腥的句号。
整个大宋官场,为之震颤。
天下所有读书人,为之肃然。
他们终于明白了,这位大宋官家有着怎样的铁血手腕,和怎样不容侵犯的底线。
而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江南大才子顾承源,则彻底沦为了一个笑话。
从云端跌落,摔得粉身碎骨。
亲手导演了这场大戏,最终,却成了戏里最可悲、最可笑的那个小丑。
一场血腥的科场大案,终于落下了帷幕。
二十多颗舞弊考生的人头,在菜市口高高挂起,明晃晃的,警示着天下所有心怀侥幸之人。
十几个曾经风光无限的官员,被抄家斩首,他们的府邸一夜之间被贴上了封条,妻儿老小尽皆沦为阶下囚。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崇祯皇帝用最酷烈的方式,向所有人展示了他的底线和决心。
整个大宋的官场,仿佛被一场寒流席卷而过,所有的喧嚣和浮躁,都被冻结了,变得异常的安静和顺从。
风暴过后,自然是要论功行赏,也要追责定罪。
礼部尚书李若水,作为科举的主管,出了这么大的纰漏,难辞其咎。
但他毕竟在案发后积极配合,且其本人并无贪腐行为。
最终,崇祯皇帝下旨申饬,言辞严厉地批评了他“失察之罪”,免去了他礼部尚书的职务。
不过,崇祯并没有一棍子打死这位老臣,而是将他调任为浙江巡抚。
这道任命,意味深长。
浙江,是此次科场舞弊案的重灾区,官场被清洗一空,正是百废待兴、人心惶惶之时。
派李若水这位曾经的礼部尚书去,既是惩罚,也是考验。
让他去亲自收拾自己捅下的烂摊子,用实际行动,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李若水领旨谢恩,心中五味杂陈。
知道这是皇帝给他的最后一次机会。
礼部尚书的空缺,由左侍郎王唐公接任。
这位在殿试前力主恢复“诗赋”考试的官员,因其在整个案件中立场坚定,且未曾牵涉其中,最终脱颖而出,登上了他仕途的顶峰。
至于那两位与张浚共同办案的重臣,他们的命运,则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御史中丞张浚,因彻查有功,被崇祯皇帝大加褒奖,赏赐无数,一时间风头无两,权势滔天。
整个御史台,在他的带领下,成了百官最畏惧的存在。
而另一位,右丞相孙傅,他的处境,就有些尴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