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听完,摇了摇头。
“朕并非要焚毁天下佛寺,亦非要禁绝所有儒家经典。”
那些书,那些思想,自有存在过的痕迹。
“朕罢黜的,是它们凌驾于道法的‘地位’。”
更深层的原因,崇祯没有对王承恩说。
若以前前世的事物打比方:
先想象一个,类似电影《星际穿越》中的五维空间——“超立方体”
。
再想象出主角女儿墨菲的房间,尤其是那个书架。
书架上密密麻麻的“书籍”
,便是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儒家伦理、佛家因果、道家理念……
乃至孝道、忠义、忍耐等思想品德的具象化。
这些“书籍”
占据书架所有的空间,牢固塑造大明百姓的底层思维。
而崇祯此番以雷霆之势,废衍圣公,罢三教合流,之后再以最快速度将上述决定传遍天下——
相当于剧烈地摇晃了一把“书架”
。
这一晃,原本稳固放置的“书籍”
松动。
待掉出几本后,书架上便有了“空位”
。
这些“空位”
,正是布设【信域】——或称“信网恢恢”
——连接百姓所必需的“接口”
。
崇祯只需把自己的【信】道灵宝,视作一本“书”
,如插入数据接口一般,插入强行清理出的书架“空位”
;
【信域】锚点,便能成功打入集体潜意识。
“信额”
与新经济体系,也就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