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昊点了点头,表面附和。
话是这么说,但任何一部电影的大爆,都难免导致另一部的排片受到挤压,这是市场的必然规律。
“不过嘛,过几天《夜宴》也要上了。这部电影虽然是华谊主控,但中影也占了不小的投资。我希望咱们还是以大局为重,不要內部消耗。”韩董语气转为严肃,提醒道。
寧昊和郑继荣不动声色地对视了一眼,心照不宣。
《夜宴》——华谊耗资1。2亿打造的古装史诗,冯小刚转型之作,眾星云集。
寧昊对此一直很有压力,他之所以选择七月底上映,也正是为了避开《夜宴》的锋芒。
但郑继荣却並不在意,他从容接话:“其实我倒觉得不用太担心。一是因为那是古装片,与我和昊子的电影受眾並不重叠。二嘛……”
他微微一笑,继续道:“韩董,您別怪我说话直,中影在《夜宴》上的这笔投资,在我看来並不是一步好棋。冯小刚拍京式喜剧,那確实有点东西,可要是拍起史诗片来……”
他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下去。
或许其他人会对所谓“京圈”高看一眼,但他还真不怎么看得上那帮导演的所谓才华与实力。
在过去网络尚不发达的时代,这帮人说白了玩的就是信息差。
几十年前,別人还在看样板戏的时候,他们已有资源和渠道看到《啊!海军》,比普通老百姓更早接触到某些外来文化审美而已。
一帮二代三代子弟,得益於时代巨变身居高位或腰缠万贯,再利用信息差將民眾唬得一愣一愣,顺带把自己捧上神坛。
所谓的京圈文化,说白了就是满遗封建、大院情怀、市井吹牛三合一的混合体罢了。
要真说撑起国內文艺创作脊樑的,那还得数西影厂那批人。
京圈是这样,华谊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被资本和资源堆出来的纸老虎。
別人或许会敬畏,但郑继荣可不会。
但韩董哪里听得进这些,他现在一心只想在国內发展出一个大片时代,让每年的国內票房总额节节攀升、再创新高。
他没好气地瞪了眼郑继荣,语气严肃:“冯导虽然不像你们两个,出道就在欧洲拿奖,但实力还是很强的。反正就像我说的,公平竞爭,不要互相拆台,更不要做什么抹黑公关的事情。”
郑继荣笑了笑,不再多言。
不久后,中影的一间会议室內。
郑继荣和寧昊两人相对而坐,寧昊聚精会神地看著面前的男人为他讲解如何利用网络进行“病毒营销”的策略。
越听下去,寧昊眼神越发亮了起来。
他觉得郑继荣不仅是导演和演戏的天才,更是玩宣发的顶级行家,一通分析说得他心服口服。
“只不过,郑导……”
他犹豫著开口:“如果真照这样做,《石头》的声势势必会挤压《惊魂记》的排片和热度。你这样帮我,未免……太无私了吧。”
郑继荣朗声笑道:“兄弟,我老实和你说,被一部像《石头》这样的好片压过去,我无话可说,只会为你高兴。但要是被《夜宴》那样华丽却空洞、充满陈腐气息的电影给打败,我输都输得不痛快!”
寧昊一时怔住,既感慨於对方的直率,又对他的胸怀肃然起敬。
对面这个男人,小了他足足六七岁,可对方的魄力和眼界,却让寧昊自愧不如。
“行吧,荣哥。”
寧昊重重点头,“你这份人情我记下了。祝我们旗开得胜,双双大卖!”
“必须的!”
郑继荣伸出手,与他紧紧一握。
上辈子的他,被京圈打压,活得憋屈;这辈子,他活著就是要让所谓的满遗京圈不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