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窟营地或许一整晚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中,但这不过是扬帆號普通的一天。
清晨,郝仁便安排接下来的主要任务:前往长风谷集市。
此去有几个目的,一是招募人才,扩张后的扬帆號维持正常运转需要更多的人手,现在大家都紧著时间干活,精神疲惫下效率下降是难免。
二是换取资源,现在生活用品车间拥有大量的製造图纸,对布料、石油馏分物、特殊矿石、纸张等原料的需求不小,將手里的银幣拿出去换成生活储备物资,还是划算。
三是为了佐娜博士的研究,基因药剂或许能从实质上提升战斗小组的身体素质,接下来无论是天机要塞抑或是凛冬要塞,都有可能直面战斗,越早拿到越好。
“郝领主,水电站冰窟营地一定会尽力守护。”
临別前,老杰克承诺道。
“有你这句话我放心。”
郝仁回道,老杰克的人品不差,他不担心会遭到背叛,这份投资放在未来几个月里都不过是步閒棋,一万银幣看著多,其实就一个月的种植区出產量罢了。
何况克莱尔还在呢,真要出了问题,这姑娘估计比他还急。
“克莱尔,你要好好表现,別给咱丟人。”
“知道了,老爹。”
郝仁离开,留给父女二人谈话的空间。
回到会议室,郝仁召出娜塔莎,討论起人员招募的具体安排。
“战斗与拾荒成员各30人,其余人分居住区、种植区、工业区以及各车组安排。”
脑中有个大概构想,郝仁划出范围。
“按照大模块划分,这么多车组与分区,平均分6人比较合適。”
娜塔莎继续分析,“例如动力车组,细分岗位有动力组技术员、维修员、勘察员等,往细了钻研都需要很高的门槛。”
这倒是提醒了郝仁,扬帆號没有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或者说,构建的基础都没有。
深厚的职业知识储备、充足教学空间、天量级的资金投入以及漫长的时间才能拥有成熟的职业人才系统。
郝仁微微皱眉,这东西非常繁琐,利用现成的確实方便,但从长远考虑却非常重要。
他把正在工作的余泽、黄大岩叫来一齐考虑这件事。
黄大岩听了挠挠头,“娜塔莎女士说的东西咱都没听过,冻土很少有分得这么细的城市。”
余泽也是同意,“我们需要考虑的是解决眼前的问题,比如新建的半自动仓库,现在物资搬运有了机械辅助,但是重要物资的日常检查这类简单工作却很缺人手。”
三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皆是静静等待郝仁的决定。
“优先招收拥有拾荒意愿的人才,这是我们的標准不能动。”
郝仁脑子转过弯,想清了现在需要什么人员,招揽合適的志同道合的人比天赋更加重要。
“同时批量收购职业技能书,按需求学习技能,这方面交给各位组长,让他们来敲定需要学习的內容。”
技能可以培养,不必一开始就奔著全方位无死角去,需要什么学什么最好。
理论装进脑子一堆,上手工作全用不著,那效率太低了。
只需准备隨时可调用的知识內容,无论是收购来的还是娜塔莎资料库里的,能满足现行需要就可。
至於专门的学习空间,车组里就是最好的学习场所。
郝仁甩掉上一世学习一定要到学校的思想,在车组里干两天,收穫的东西绝对不少。
作为扬帆號的领主,他必须有这样的决断,资源不可过度倾斜。
冻土上,年轻人想老老实实坐著读书,恐怕行不通。
一定要走进最真实的生產环境里,像小天阿娟那样,有个老师傅带著的模式现在才是最好的。
敲定总方向,细化內容如职业资料、各车组分区的扩招人数、老带新模式的分配则由组长组员开会,交流討论后匯总上交,由他审核。
自然,最基础的拾荒本领是一定要纳入考核標准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