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得哪怕是到了九泉之下,自己也能够面对父母了。
只是他还有一件事情放不下,就是独子冬冬现在还不到三岁。先失母后失父,对孩子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更令人担心的是,他年纪太小,不能独自存活于世间。好在临死前他见到了“周遇”派过去的人,所以孩子以后就托付给他了。
接下来信中便说了一些周冬冬的情况。
包括生辰、手臂上有小花印记、母亲是谁等等。
但“周融”又在信中说,自己一开始也不知道冬冬的母亲是谁,因为他们相遇的时候她并不记得事情了,只知道自己在家中行三,家里人喊她称“三娘”。
周冬冬还在襁褓中的时候,她不幸感染了疫病,并且引发了早年逃难途中的旧疾,不治身亡了。但命运又眷顾着这位苦命的女子,回光返照的时候,她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名字。原来她是幽州王家的三娘,父亲是先幽州侯王将军。
想起了身世的王三娘非常激动。
她紧紧地抓着“周融”的手说她想起来了,想起来为什么看到儿子手臂上的红色花瓣印记会觉得眼熟,那是因为家里人曾跟她提到过,在宫里做贵妃的那位姑姑手臂上便有同样的印记,她生下的小公主亦是如此。
于是嘱咐丈夫,让他将来要带着孩子去幽州认亲。
“周融”在信的最后提到,认亲这件事自己做不了了,便一并托付给自己在这世界上最亲近的人,让“周遇”有机会的话,带孩子去幽州认亲。
署名是:兄,周融绝笔。
这封信通篇笔迹潦草,就好像是一个认识字,但平时却没有什么锻炼机会的人写的那样,言语并不讲究,有些字还写错了,或者一大一小。
——这是周遇之故意的,这封“绝笔信”也是他仿照记忆里兄长周融的笔迹写的。
不仅如此,信的最后还能看出执笔人渐渐手腕无力,像极了一个人“重病在身”、“临终之前”挣扎着写下遗言。但与此同时“他”又很激动,用文字将自己的儿子,将自己的未了之事托付给许久未见的亲兄弟。
虽然周遇之已经让人查过了王家的那位三姑娘,确定她的确是失踪了,但为了防止穿帮,周遇之还是没有在信里提太多那位“王三娘”。
比如冬冬曾经说过的,“娘的手臂上也有小花印记”这件事就没有写上,因为按照常理来说,作为兄长的周融并不会向兄弟提起媳妇的手臂。
当然真实的原因是周遇之也不确定周冬冬的亲娘就是王三娘,他只是在信上加了一些是似而非的话。比如“周融”在向“周遇”介绍自己儿子的时候,就提了一句“冬冬这孩子跟他娘一样,都喜欢吃糖”。
周冬冬亲娘喜欢吃糖,是某次周冬冬无意中说到的。
周遇之记住了,便写了上去。
这种小事即便是错了也不要紧,但较为重要的比如王三娘这个将军之后,为什么会嫁给周融信上就没有写,她为什么会失忆两人又是在哪里遇见的同样没有写,此外还有他们之前住在哪里,经历过什么事统统没有写。
至于她说自己是“幽州王三娘”这件事,写上去是很有必要的,不然他今日根本没有借口把信拿出来,这个险值得一冒。
当然了,从这封信写好的那一日起他便让人查找王三娘的行踪,并且派人密切关注幽州王家,如果那位“王三娘”有消息传来,他也有好几个后手应对。
而这些已经足够了。
“家里人叫她三娘”、“生的孩子手臂上有小花印记”、“有个姑姑是贵妃”、“贵妃生的小公主手上也有印记”、“喜欢吃糖”……
这几个描述落在王长茂的眼中,让他的手都颤抖了起来。
“怪不得我会觉得那孩子眼熟。”
“……是三姐!”
王长茂激动地道:“就是三姐,家里人是喊三姐为‘三娘’的,她也最爱吃糖。我娘说三姐小时候还时常躲在被子里吃糖,后来牙疼得在地上乱滚。”
“而且三姐和姑姑一样,手臂上也是有红花印记。”
“三姐,三姐她!”
王长茂突然脸色一白,喃喃道:“她死了……”
(AdProvider=window。AdProvider||[])。push({"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