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爹,爹你最最好了!”周冬冬欢呼。
然后他又举起作业本,“爹,你快来帮我看看这道题,葵花老师说明天要检查,可是我不会做呀,想了好久都想不出来!”
周遇之伸手接过,看了一眼后道:“……这个嘛,让爹想一想。”那位葵花老师出的题,怎么越来越难了?
花了一些时间终于把题目算出来后,周遇之一边思考着得尽快给冬冬找个先生,一边让人召来了负责种红薯的人。
那是一个瘸腿的老太监,前些年在宫中的时候犯了错,被打得半死地扔到了乱葬岗。后来虽然周遇之找了人给他医治,但还是留下了病根,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
见到周遇之的时候,他脸上阴阴的也没有什么其他表情,只沙哑着声音道:“你给的那些种子,我种了些在暖炕里。”
然后他将随身带着的一个布包打开。
“底下是结了点东西。”
“而且把藤剪了种下去,的确能长出根来。”
周遇之并未在意他的态度,低头看了起来。然后他发现这“红薯”果然如那本小册子里写的那样,藤比根茎都长,而且根茎的确会越长越大。
比如眼前特地挑选出来的这几株,根茎便有大有小,大的有拇指粗,小的也有筷子粗,还有一株估计是刚种下去没多久的,跟只长出了存许。
其他的粮食很不一样。
——看来是真的了。
想到此处,他顿时有些激动。
几个月前他从周冬冬的手里拿过那些红薯种子的时候,心中其实有些怀疑。所以为了验证真假,也为了方便以后的安排,便命人在暗地里试种。
现在确定为真,计划也要安排起来了。
“我再给你一袋种子及几个人手,”他看着老太监道:“然后钟叔你去一趟寿陵,将那些种子洒在孝睿太子的坟墓上。”
钟老太监猛地抬头,声音都变了,“孝,孝睿太子的坟墓?!”
“不错,”周遇之脸色如常,“你现在出发,到寿陵正好差不多是三月。我要你将红薯种子分出大部分撒在孝睿太子的坟头,就好像这些东西是从他的坟墓里长出来的那样。剩下的则零散种在其坟墓四周,莫要让人发觉。”
钟老太监:“……”
他表情复杂地看着周遇之,感慨道:“……咱家当年就觉得那几个小子里就属你的胆子最大,没想到你的胆子居然这么大,都快大过天了都。”
在太子的坟墓上种东西,也就他想得出来!
要是被人发现了,那是要掉脑袋的!
不过钟老太监转念一想,眼前的这个人现在一手抓着东厂,一手抓着锦衣卫。孝睿太子坟墓上长没长东西,还不是他说了算?
于是便嘿嘿笑了两声。
“成,咱家以前没有福分,不能面见孝睿太子殿下。如今既然有这个机会,那便往他的坟头上走一遭吧,希望他莫要怪罪才好。”
至于周遇之想要用这件事来做什么,那就不是他该知道的了。
……
在钟老太监携带着红薯种子赶往寿陵的时候,一个又一个的王孙也被送到了宫中,然后过了一个月,便只剩下了四个。
当然别的王孙并不是死了,而是被送回家了。
因为这些王孙和当年的孝敦太子等人一样,入宫后便经历了重重考验。有的因为抑制不住自己的娇纵暴躁脾气被送走、有的犯了错被送走、有的不愿意学习被送走、有的则是不合天佑帝或者后宫嫔妃们的眼缘被送走。
所以最后只剩下了四人。
一个是安南郡王嫡长子,今年十一岁的赵昶(chǎng),他以“性情温和、友爱兄弟”被大儒们称赞,很多朝臣都看好他。
一个是十岁的平宁郡王庶子赵朗,他是留下的四位王孙里唯一的一个庶子。因为平宁王妃没有儿子,所以两位侧妃为了这个入宫的名额,在王府里闹了很大一出,闹得平宁郡王都躲到外室那儿去了,让不少人看足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