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子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怪不得那天只是他儿子在那里说,其他人都没有看到丝毫异像。”
“那姓周的,那姓周的是有意为之啊!”
没有异像,那想揭穿他欺君都没办法了。而且红薯是真的,周遇之那儿子又没有说哪里会地震、哪里会决堤这样的事,想揭穿也无从揭穿起。
高,实在是高!
意识到这一点后,浓浓的妒意又从秦子贺的心中泛起。
想那周遇之,明明只是个太监,但不过二十五岁就成为了东厂督主,和他们这些苦读寒窗十几年,又在官场上历练了几十年的人平起平坐。原本没有子嗣算是他的缺点,但上天又给了他一个好儿子,还长得一样!
每次看到他那张没有丝毫皱纹的脸,秦子贺都心中不忿。
于是他眼珠子一转,弯腰凑近了刘廉身边轻声道:“岳父,难道此事就这么算了吗?”
“您上回说不必理会周遇之,因为他自有他的下场,我们的心思还是应该放在大事上。但现在太孙人选未定,周遇之他插手朝政了啊!”
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新粮种明明是户部的事,我们户部管着天下钱粮。可周遇之得到新粮种之后却没有交给户部,我想要派人接收还被他拒绝了。岳父,此事可不太妙,若是让他凭借着新粮种笼络了人,那将来必定会成为我们的心腹大患!”
刘廉眼睛微眯,显然也不喜这样的变化。
他想了想,道:“既然如此,你便安排人传出风声去。”
“就说周遇之那儿子是孝睿太子殿下的转世,正因为如此,他才能看见孝睿太子,也能听见孝睿太子留给陛下的话。如此一来,四位王孙就不会放过那孩子,陛下也会不喜,不用我们动手他们父子俩就活不了多久了。”
至于转世的事是真是假,那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四位王孙及其家人、属下等不可能接受孝睿太子转世之人,而陛下也不会允许自己儿子的转世成为一个阉人的养子。
此计……
妙啊!!
秦子贺拱手一拜,“岳父高明!”
……
周遇之等人对即将到来的危险丝毫不知,父子俩居住的小院现在正欢声笑语。
“小的参见侯爷!”
“侯爷大喜!”
圣旨一下,顺子便领着院内所有的奴仆给周冬冬道喜。
周冬冬也很高兴,因为封地增加了呀。
以前他的封地只是玉城县下面的三个小村子,总共只有两百户人家,但现在包括玉城县在内的其他十二个县都成为了他的封地,整个泰宁郡的百姓都是他的子民。
爹说的大封地到手了!
正说着,周遇之从外面走了进来。
周冬冬欣喜地大喊,“爹,我的封地变大了!”
周遇之的心情也很好,笑着接住了扑过来的儿子,“爹知道,恭喜冬冬。”这个封地虽然是天佑帝册封的,但具体封在哪里却是他挑的。不然冬冬今天收到的旨意里,可能就不是“泰宁侯”,而是其他的什么侯。
周冬冬不懂这些弯弯绕绕,高兴地道:“爹,那我们说好了,封地就先交给爹管,等我培养出人手来的时候,就交给我管哦!”
周遇之应承了下来。
其实朝廷的封地除非像周冬冬之前那样只有几个村,不然是不会交给领主来管的,为的就是防止前朝曾出现过的诸侯割据。即便是幽州,身为幽州侯的王长茂也只有在战时才能调配幽州人手和钱粮,其他时候敢有这种动作马上就会被弹劾。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聪明的人可以通过拉拢、安排投靠了自己的官员赴任等等办法,慢慢地将封地上的人手都替换成自己的,从而让封地“听话”。
周冬冬受封的泰宁郡下辖十二个县,另有郡城一座,也就是说只要将十二个县的大部分控制在手中,再换上听话的郡守,那么泰宁郡也就和冬冬的封国没有什么区别了。
周遇之的打算就是如此。
最重要的是泰宁郡在地势上还靠近幽州,幽州王家又是冬冬的“外家”,将来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让王长茂助冬冬一臂之力,想必他不会不愿意的。
周冬冬并不知道周遇之的脑海里已经做好往后十几年的谋划了,欢喜过后,他向爹分享了自己重新修订的封地建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