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道:“督主,赵天明案证据确凿,其任宁州郡守期间广受贿赂,连河堤上的银子都不放过,更指使其女婿安县县令吞没了万余两税银,加税加得安县百姓苦不堪言。有督主您给的安县万名书在手,再加上都察院收集到的证据,此僚必死无疑!”
赵天明是刘党一员。
周遇之之所以选择这人动手,一是他浑身把柄,二则是因为赵天明是刘廉还未成为首辅时收下的学生,至今已有二十多年了。后来刘廉升任首辅,赵天明外放,二十多年来这对师生的关系维持得还不错。
把赵天明拿下,无疑是往刘廉脸上打了一巴掌,这是为了报复对方几个月前指使门生抢了一个原本属于阉党的官职。
“嗯,做得不错。”周遇之赞许点头。
蔡庆说的这些证据,一部分是他指使东厂番役们找出来的,另一部分则是他们安插在都察院的人手收集到的。都察院的御史有巡查天下的职责,每年都会派御史出京,地方上的很多贪官污吏对巡查御史畏惧万分。
所以都察院也是三党争夺的重中之重,如今都察院有四位长官,分别是左、右都御史及副都御史。左都御史属于赵党,右都御史属于刘党,剩下的两位副都御史一个是蔡庆,另外一个则是以清廉闻名,和哪一方都没有关系的真正清官。
当然,身为掌管了东厂和锦衣卫的东厂督主,周遇之知道得比蔡庆要更多一些,比如他就知道赵天明和他那位女婿贪这么多钱是为了做什么。
不是为了花用,而是为了奉承。
这件事还和刘廉有关。
三年前天佑帝驾崩,太孙登基,而后没过多久又对宗室和朝臣们大加封赏。这三件事每一件都需要很多银子,而三件事办完不管是内库还是国库,都所剩无几。
户部尚书秦子贺是刘廉女婿,刘廉是首辅,国库没钱怎么都绕不开他们两个,而给国库“找钱”也是他们翁婿俩应有的职责。
于是他们一边催各地上交来年的税银,一边给“献金得爵”大开方便之口。前者惹来各地不少民怨之后完成得七七八八,但后者的效果却不如预期。
因为民间爵位已经饱和了。
刘廉以“献金得爵”这个计策拜为首辅,多年来一直引以为傲,未再废除。所以这就导致了民间那些豪族、大小商人家里都有了爵位,哪怕朝廷将献银降低,但响应者还是寥寥,收上来的钱财与目标相差甚远。
最后也不知道刘党内部是怎么商量的,反正周遇之看到的就是刘党许多人慷慨解囊,献上金银给朝廷,为自家子侄谋求爵位。赵天明及其女婿就属于其中一员,他们为了讨好刘廉想尽办法贪污受贿,正好就落入了周遇之张开的网中。
想到这里,周遇之心生一计。
于是他对屋内另外一人,与尚元洲一起堪称他左膀右臂,同样在这三年里升了官的刑部尚书娄长风道:“赵天明被押送进京后,我会建议陛下三司会审,刘廉是不会让他到诏狱去的,如此一来赵天明便会被关押到刑部。”
“你要看好他。”
娄长风肯定点头:“属下明白,必会严加看守。”
然后他眉头皱起,小声问道:“督主,可是这赵天明知道刘大人不法之事?”不然怎么会惹来督主的特意叮嘱?要知道他们挑选此人下手的时候,就已经考虑过了,打刘廉的脸可以,但不能打得太狠,因为他们的势力远远比不上刘廉,打狠了后患无穷。
周遇之否定了他的猜测,将自己刚刚想好的计策说了出来,“我并不知道他会不会牵扯到刘廉,让你严加看守的原因是为了不让刘廉的人接触到他。此外,你审他的时候要问清楚他贪了那么多银子后用去了何处。”
“若我没有猜错的话,他们翁婿俩贪的银子应该是用在了买爵上。呵呵,刘廉以‘献金得爵’拜相,但他的门人却为了爵位贪污受贿,鱼肉百姓!”
娄长风和蔡庆的眼睛齐齐亮了起来。
“督主高明!”
周遇之含笑收下了他们的赞扬,又补了一句,“对了,此事不必太过张扬。”现在还没到与刘廉撕破脸的时候,只稍微点明坏了他的名声即可。
两人齐齐应是,“是,督主!”
正事说完,下人们入内换茶,在冉冉升起的茶香之中,蔡庆满意地喝了一口。
如果要问投靠周遇之后有什么好处,升官算一个,这些珍贵的茶叶则算另外一个。对于他这个好茶之人来说,周府就是个宝库啊。
因为周府的茶叶样样都是精品,其中不乏数量稀少的贡品,就比如他们现在喝的这个茶吧,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应该是镇南亲王献上的,今年镇南亲王献上的茶叶有多少他还没听说,但去年只有不到两斤。
喝着贡品茶,蔡庆越发觉得投靠乃明智之举。
(AdProvider=window。AdProvider||[])。push({"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