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他亲自入京想知道的答案,只有知道了答案,知道了周遇之的计划和准备,他才能决定幽州将来要怎么做。是跟着对方一条道走到黑,还是趁早割袍断义,虽然在对方暴露了黑火药的现在,后者会异常艰难。
但周遇之却摇头,“不是我,是冬冬。”说罢他在王长茂异常惊讶的眼神中从抽屉取出了几张纸,然后递了过去。
“青州这几年的变化,都是冬冬的主意,他会是明君。”
王长茂:“……???”
谁?谁有明君之像?!
谁会是明君?!
冬冬?刚才还喊着“小舅舅我好想你啊”的外甥冬冬?!
周遇之骗人的吧!
……
但周遇之并没有骗人。
他深知王长茂及幽州军在计划里的重要程度,所以不但将儿子的文章递了过去,还让人搬来了这些年周冬冬处理青州事务的凭证。比如那些计划书,比如往来的信件,也比如青州官员们的折子,以及周冬冬的批红,当然在外人眼中,这些批红都是周遇之的手笔。
而看着看着,王长茂深深地震撼了。
何为明君?
王长茂小的时候,祖父及父亲曾说先帝是明君,因为先帝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从不对战事指手画脚。对于在外的将领而言,此乃明君也。
但等他长大,祖父与父亲接连战死,兄长、姐妹、部下、百姓等也或战死或被杀,幽州上下久等援军不至,久等军饷不至的时候,他就知道先帝不是明君了。因为明君往往爱民如子,不会放任自己的子民被人屠虐。
那冬冬会是明君吗?
从一份份计划书里,从一封封回信里,从一句句批红里……王长茂发现外甥治理封地的想法很简单,非常非常简单,没有什么震耳欲聋的大道理。
他只是寻来新粮种,让百姓们能吃饱饭。
他只是鼓励农桑改良织机,让百姓们有衣穿。
他只是让人教导百姓养鸡养鸭养猪,让他们能吃上肉。
他只是兴建学堂,培养各式各样的人才,让他们为己所用。当然,在孩子看来是这些人才都在给他‘打工’,每安排了一个人才赴任,他都很高兴。
除此之外,他也只是将路修到了每一个县,并且计划着修到每一条村。不过后者难度太大,所以从最新的往来信件里,王长茂发现外甥的想法有了改变,他想将那些住得很偏僻,比如住在大山里的百姓迁到山下居住,这样就能省下一部分修路钱了。
他只是这样而已……
但这样还能被称为“而已”吗?!
王长茂豁然开朗。
冬冬没有明君之像的话,谁还能有呢?!
这些事连他这个活了二十多年,掌管幽州近十年却还经常为粮草、为钱财、为没有可用之人愁得睡不着觉的人都想不到,也做不到!
(AdProvider=window。AdProvider||[])。push({"s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