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
鲁子敬绝非寻常人物!
其身负王佐之才,运筹帷幄可比萧何张良!
此子年纪虽轻,却已有“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
的器量,实乃不世出之奇才!”
“还请主公,万万不可轻视!
稍有不慎,恐为他人捷足先登,悔之不及矣!”
他边说着就是深深一揖,几乎要把脑袋杵到地上。
刘备被他这副模样弄得有些哭笑不得,伸手虚扶:“哎呀!
允昭!
你这是作甚?先起来!
起来说话!”
张昀没有起身,语气坚定,“此人经天纬地之才已露峥嵘!
在下斗胆,还请主公亲临东城,登门礼聘,方显主公求贤之诚!”
刘备见张昀这么较真,感觉有些无奈。
只得起身走上前来,伸手把他扶起来,诚恳地说道:
“好,好!
允昭心意我已知晓。
这鲁子敬乃是惊世奇才,我定然重视!
你看这样,等咱们到了广陵安顿好,我必亲赴东城,登门求贤!”
“可好?”
张昀本来想让他立即马上就去,但冷静下来想了一下,也明白不太现实。
如今赵云、田豫去留未定,军需粮草也没有筹措到位。
总不能让刘备扔下这些不管,专门去请鲁肃吧?
事情毕竟还是要分轻重缓急的,就眼下来说,还是公孙瓒那边的事比较重要。
“主公所言甚是,”
他话锋一转,“主公此番救援徐州,仁义之名已播于州郡。
听闻当世大儒郑康成(郑玄)亦在徐州讲学。
主公何不择日登门拜望?一则体验大儒风采,联络情谊;二则,或可请康成先生从门下高足中,举荐几位能任郡县、可理民政的才俊之士?”
他精准地点出了两个名字:“昀尝闻其弟子中,北海孙乾孙公祐,广陵陈矫陈季弼,皆有逸才美名,足堪大用。”
“此外,广陵本地尚有一位隐逸高才,张纮张子纲先生!
其人精通《易经》、《尚书》、《左氏春秋》,学问淹博,非但文采斐然,更具经世韬略,允文允武,实在难得!
当然,待我军抵达广陵,首要之急,仍是主公亲赴东城,招揽鲁子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