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到那少年因提及遭遇而痛哭失态时,他眼中闪过一丝恻然不忍。
简雍最后总结道:“观其形貌举止,谈吐见识,绝非寻常流民可比。
尤其还对我军文武底细……颇为熟稔。”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此事最为可疑,也最为可信。
兖州边让,乃天下名士。
其家族子弟的眼界格局,自非小门小户可比。
只是……”
“只是什么?”
关羽插言问道。
“只是听闻边文礼阖族俱丧于曹操之手。
此子年不过十六七岁,如何能在灭门之祸中逃出生天?又如何能躲过屠城劫难存活至今?实在令人费解。”
简雍眉头微锁,提出关键疑点。
刘备点点头,看向关羽:“云长,你已安置流民数日,可曾留意到这位少年?”
关羽捻须回想:“并无特别印象。”
刘备沉吟片刻,说道:“既然其说有紧急军情相告,又是边文礼公族侄……真假虚实,一见便知。”
他转向简雍,“宪和,便劳你再走一遭,请他过来吧。
云长,你也留下。”
“我这便去。”
简雍起身离开,快步回到营帐,掀帘而入。
看到张昀已然梳洗完毕,换了衣裳。
虽脸色依旧苍白,但眉宇间自有一份沉静气度。
见张昀起身相迎,他脸上浮现出笑意,朗声对张昀道:
“允恪,玄德公刚刚回营便闻报你之事,当即命我速来相请!”
他语气越发热络,“主公说,边文礼乃海内名士,德行才学皆为世人称道,却落得全族被曹操屠戮的下场,他当初闻之便痛心不已。
听说尚有你这位族侄在世,直言‘此乃上天垂怜,不忍君子血脉断绝’,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啊。”
简雍说着上前一步,再一次挽住张昀的胳膊,“允恪快随我来,迟恐主公久候挂念!”
张昀听罢心头大定,知道自己“边氏族人”
的身份已初步得到认可。
接下来,只要不出大错,再将吕布即将偷袭兖州的重磅情报抛出,待曹操果真因此退兵,他在这二亩三分地上就算站住脚了。
简雍在前引路,张昀紧随其后,直入中军大帐。
张昀目光扫过内里情景,只看上首端坐之人的形貌气质,就知道定是今天的正主无疑,只是未曾想到关二爷也在场。
他心念急转,脚下步伐依旧沉稳。
先是趋步上前,对着主位上的刘备,深深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