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山芋”
究竟是何物?
莫不是南方的稀罕吃食?
或是哪个他没听过的典故?
也说不定是“鳝鱼”
“山雨”
……
此时他看张昀说得头头是道,也不好意思打断问这种小事。
哎,算了,这也不是重点,对允昭说的领会精神便好。
“但这烫手山芋也不是随便甩的。”
张昀当然不知道刘备在想什么,只是接着说道:
“若效法笮融弃城而走,其一生清誉将毁于一旦。
不到万不得已,陶谦绝不会这么干。
故他所求之策,便需‘体面’二字。”
“要找到一位能力和名望都说得过去的接手之人。
至于此人接手后能否守得住,则非他所虑了。”
“甚至在我看来,糜家、陈家那些本地大族,恐怕早已在暗中寻觅下家。
毕竟陶谦随时能走,可他们根在徐州,无处可去!
因此,总得找个能护住徐州的人。”
至此,刘备方才恍然大悟!
他没想到在自己眼中仍是一方诸侯的陶谦,在张昀这儿已然危如累卵;而颇为富庶的偌大徐州,竟被他说成了烫手山芋。
虽然还是有一丢丢纠结“山芋”
到底是何物,但刘备深吸一口气后,还是问到最关键之处。
“即使陶恭祖真有让贤之意……允昭又如何断定,他会选我呢?”
“使君仁义之名远播,且值此危难之际仗义而来,此‘德’之高也;”
“使君不避险阻,亲冒锋镝,率部冲锋陷阵!
此‘勇’之显也;”
“若再能以区区千数兵马踏破敌阵,直入城中,此‘力’之证也!”
“如此“德、勇、力”
三者皆备之人,能入主徐州岂不是皆大欢喜?”
虽然听着这话里都是在夸自己,但刘备还是品出了点别的味道。
“莫非……允昭的意思是,当下正如兖州士族昔日请曹操,来日迎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