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月的书确实不是一般人能读的。
因为就算把书放在眼前,上边的字也全都认识,你还是看不懂。
也难怪世家大族能垄断知识。
各家把持的不是文字,也不是书籍,而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句读,和对书中“微言大义”
的注释。
什么“某某家传《春秋》”
、“某某氏通晓《毛诗》”
,说白了,传的就是一套“译码本”
。
至于那些开课受徒的大儒,虽然会半公开地传播自己的学术成果,但更类似于后世“导师带研究生”
的高级课程,而非普及化的教育。
先贤所谓的“微言大义”
落在张昀这儿,就是高考语文中他最烦的阅读理解题……
“一棵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
表达了作者写作时怎样的感情?
这题你让作者本人来都得不了满分。
简直就是折磨!
算了!
健身使我快乐!
毕竟君子六艺里也有“射”
嘛。
等练成了“才肩”
“德背”
,也带着几百个小弟,四处讲解《抡语》。
慢跑几圈热身后,他停下来开始做拉伸,等胳膊腿儿舒展开来,接着便是俯卧撑、深蹲等一系列之前在网上看“囚徒健身”
里的科目,简单实用,不挑场地。
汗水顺着额头滑落,疲惫和畅快一起涌来。
每当张昀停下来休息的时候,侍立在廊下的豆娘,便会很有眼力劲地快步上前,递上毛巾和清水。
这种无时无刻的关注,与无微不至的服务,让张昀不但获得了健身带来的愉悦,还在心底生出了几分额外的惬意。
因为他穿越的时间还不长,思想尚未被封建体系完全“驯化”
,对于这种“被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