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磨得差不多了,他让自家书佐王景誊抄了一遍,揣起来就去找刘备了。
毕竟是“刘使君”
劝兵令,总得让正主先过目审核一番。
刘备听张昀说完了前因后果,对他的作品生出了十足的兴趣。
接过竹简后甫一展卷,刘备就被首句“为子当尽孝,为臣当尽忠”
吸引了目光。
此句由士卒最熟悉的“孝”
切入,自然过渡到“忠”
,巧妙将个人德行与军旅使命相连,贴合当下社会风气,理解门槛极低。
再往下读,更觉精妙。
“汉家天下陷危局,需咱撑此脊梁骨!”
直述时局艰难,将当兵吃粮的兵卒,擢升为肩负“汉室脊梁”
重任的一员,激发身为汉军的责任感与自豪感。
“使君筹粮又备甲,养咱衣食不教苦。”
则以实打实“养衣食”
之恩惠,使士卒感知主帅的付出,为“听命效死”
建立情感基础。
“一兵岁耗几十斛,远胜农户半载耕。”
以“几十斛粮”
对比“农户半年耕作”
,凸显军饷之厚,当兵待遇之高,消解士卒“当兵吃亏”
的想法,也震慑其懒惰之心。
“若还惜命避战事,天地鬼神也不容!”
则借助世人敬畏鬼神之俗,来遏制畏战之心。
“自古将相出营伍,休把当兵看轻贱!”
提振了兵卒尊严,以“大好前程”
激其向上之心。
接下来则是五条简明扼要的守则,每一句都切中要害。
“一要用心学操练,弓马刀枪练熟娴,刀枪棍棒须干净,护身之物万莫轻;”
乃是告诫士卒平时训练时要用心,对吃饭的家伙要做好养护。
“二要临阵敢拼命,命不该绝自能生!
若敢退缩违军令,刀斩阵前落骂名。”
前一句暗示,消解畏死之心;后一句明示,严肃战场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