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些男士要搭宾利先生的马车去梅里顿;赫斯特夫妇又没有马来拉他们的车。”
“我倒是很希望能坐马车去。”简说道。
“可是,我亲爱的,”本内特太太说道,“你父亲恐怕腾不出几匹马来拉车。农场里要用马,不是吗?本内特先生。”
“农场里需要用马的时候远比我能把它们抓到手的时候多。”本内特先生回答道。
“不过如果你今天能把马抓到手,”伊丽莎白说道,“那妈妈的目的就达到了。”
她终于逼得她父亲承认几匹拉车的马都在忙着干活儿。于是简只好骑另外一匹马去梅里顿,她母亲送她到门口还满心欢喜地预言天气要变坏。果然不出她所料,简还没走多远就下起大雨来。几个姐妹都为她担心,但本内特太太却高兴不已。大雨整夜下个不停,简肯定是回不来了。
“这绝对是我的妙计,千真万确!”本内特太太不止一次地宣称,仿佛让天下雨都是她的功劳。然而,直到次日清晨,她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妙计究竟带来了多大的好处。早餐尚未结束,一名从内瑟菲德派来的仆人就为伊丽莎白送来了一封短信。信的内容如下:
亲爱的丽琪:
今晨我感觉非常不适,想必是昨日淋雨所致。我的好友们坚持要我留下休养,直到身体恢复。她们甚至请来了琼斯先生为我诊治——因此,如果你们听说他来访,请勿惊慌——除了喉咙痛和头痛,我并无大碍。
“现在,我亲爱的,”本内特先生在伊丽莎白大声读完信后,对太太说,“即使你的女儿病得很重,甚至不幸去世,至少我们知道这都是为了追求宾利先生,并且是遵循了你的指示,这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哼!我才不担心她会有什么生命危险呢。人不会因为一点小感冒就丧命。她会得到妥善的照顾的。只要她待在那里,一切都会安然无恙。要是我能弄到马车,我就亲自去看她。”
伊丽莎白感到十分焦急,尽管无法弄到马车,她还是决定亲自去看望姐姐。由于不会骑马,她只能选择步行。她将自己的决定告诉了家人。
“你怎么能这么傻,”她母亲喊道,“外面一路都是泥泞,你居然想步行去。等你到了那儿,根本就没法见人。”
“我只想见见简——这就是我现在唯一想做的事。”伊丽莎白坚定地说。
“丽琪,你这是在提醒我吗,”她父亲插话道,“要我派人去备马吗?”
“不,真的不是。我没想过不走着去。当一个人一心想着去做一件事的时候,这点路就不在话下了。才三英里而已,晚饭前我就能回来。”
“我钦佩你的仁义友爱之举,”玛丽说,“但任何感情冲动都应该受理智的引导。在我看来,我们是否致力于一件事,总要看其是否得体。”
“我们陪你走到梅里顿吧,”凯瑟琳和莉迪亚提议道。伊丽莎白同意了她们的陪伴,于是这三位年轻的小姐便一同出发了。
“如果我们走快点,”她们一路向前走去的时候,莉迪亚说,“我们或许还能在卡特上尉动身之前见到他一面。”
在梅里顿分手时,两个小妹妹前往一位军官太太的家中,而伊丽莎白则继续独自前行。她急匆匆地穿过一片片田野、翻过一道道围栏、跳过一个个水坑。当她终于看到那幢房子时,已经走得脚踝酸软、袜子上满是泥浆、浑身发热、满脸通红了。
她被引领到早餐厅,那里已经聚集了一些人,但唯独不见简的身影。她的出现让在场的人都感到惊讶。这么一大早,又经过如此泥泞的道路,她居然独自一人步行了三英里。这对于赫斯特太太和宾利小姐来说,简直难以置信。伊丽莎白察觉到她们因此对自己产生了些许轻视。尽管如此,她仍然受到了她们非常客气的招待。从宾利先生和他兄弟们的举止来看,他们不仅对她客气有加,而且态度和颜悦色、亲切友好。达西先生虽然话不多,但一半是因为对她步行后的容光焕发感到爱慕,一半则是对她孤身一人远道赶来的目的感到好奇。至于赫斯特先生,他则全神贯注于他的早餐。
伊丽莎白询问了姐姐的病情,得到的答复并不令人欣慰。本内特小姐一直睡得不好,虽然已经起床,但仍然高烧不退,无法走出她的房间。伊丽莎白迫不及待地要求立刻被带到姐姐身边。简看到妹妹进来满心欢喜,她之前只是因为怕引起家人的惊恐和麻烦,才没有在信中透露自己多么希望有亲人来看望她。然而现在她仍然无法多说话,所以当宾利小姐离开她们姐妹俩走出房间时,她除了对自己所受到的特别关怀表示感谢之外,没有再想多说什么。伊丽莎白默默地守候在姐姐身边。
宾利家的两位姐妹吃过早饭后也来陪伴她们。伊丽莎白看到她们对简如此真诚关心、体贴入微,自己也逐渐对她们产生了好感。卖药的郎中前来为病人检查身体后证实了她确实得了重感冒,并嘱咐她要卧床休息、服用药剂。大家立刻按照郎中的建议行动起来,因为病人的发烧症状正在加剧,头痛也异常严重。伊丽莎白寸步不离地守护着姐姐,其他两位小姐也很少离开;而几位先生则外出办事去了,实际上她们在别处也无事可做。当时钟敲响三点时,伊丽莎白觉得自己必须离开了,于是很不情愿地提出了告别。宾利小姐提议派马车送她回去,她本想推辞一下,但对方稍加坚持后她便接受了这番好意。然而就在这时简表示舍不得让她回去,宾利小姐只好改变主意邀请她暂时在内瑟菲德住下。伊丽莎白对此表示十分感谢并同意了邀请。随后她派了一个仆人回朗博恩去通知家人自己要暂住一段时间,并要他们送几件衣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