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好想梦成真”推荐阅读《订婚宴上未婚妻为救白月光抛弃我》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采购环节的钉子被拔除,首供模式的推行虽然依旧磕磕绊绊,但总算打开了局面。张梓谦没有停下脚步,他知道,源头的问题解决了,若是在内部仓储和操作环节继续“跑冒滴漏”,那前期的努力也将大打折扣。他的目光,随即投向了那片混乱的后场仓储区和技能参差不齐的一线员工。
在一次部门内部讨论会上,张梓谦提出了引入一套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的构想。他展示了初步调研的方案,系统可以通过扫码入库、库位管理、智能分拣和出库预警等功能,实现对生鲜商品从入库到上架的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并能强制执行“先进先出”原则。
话音刚落,会议室里便响起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主要来自几位负责仓储和财务的老资格员工。
“张副经理,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不是有点太超前了?”负责仓储的老周皱着眉头,首先发言,“我们这仓库都用了多少年了,地方就那么大,东西品类又多又杂,搞那么复杂的系统,员工能用得惯吗?别到时候反而更乱套了。”
财务那边的人也附和:“是啊,这套系统听着就不便宜,前期投入加上后续维护,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咱们商超部利润本来就薄,这成本能不能收回来还得两说呢。是不是再慎重考虑一下?”
赵经理坐在主位,面露难色,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最后目光落在张梓谦身上,没有明确表态,但那意思很明显,阻力不小。
张梓谦安静地听完所有的反对意见,脸上没有任何不悦。他早己预料到会是这样。他打开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调出几张照片和图表,投射到会议室的大屏幕上。
“周主管提到的员工适应问题,我很理解。”张梓谦的声音平稳而清晰,“所以,在系统上线初期,我们会安排供应商提供驻场培训,并且,我会和孙健,全程跟进,手把手教,确保每个环节都跑通。有任何问题,当场解决。”
他切换了一张图表,是近三个月生鲜品类的损耗明细,其中因仓储混乱、积压导致的过期和品相下降,占比触目惊心。
“至于财务方面考虑的投入产出比,”他指向那些数据,“请大家看看,仅仅因为仓储管理粗放,我们每个月白白扔掉了多少真金白银?这套系统的投入,如果能将因仓储导致的损耗降低哪怕百分之三十,一年下来,节省的费用就远超系统成本。这还不包括因商品新鲜度提升带来的销售额增长。”
他环视众人,目光坚定:“改革肯定会有阵痛,会有不适应。但如果我们因为怕麻烦、怕投入,就继续守着旧摊子,眼睁睁看着损耗吞噬掉本就微薄的利润,那才是对集团,对在座每一位的不负责任。这套系统,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我们商超部扭亏为盈,必须迈出去的一步。”
他语气中的笃定和展现出的清晰逻辑,让之前提出反对意见的人一时语塞。赵经理见状,终于清了清嗓子,表态支持:“张副经理分析得有道理,那我们……就试试看?”
张梓谦力排众议,项目就此拍板。
系统引进和安装调试的那段时间,张梓谦几乎泡在了仓库里。他没有坐在办公室遥控指挥,而是和孙健一起,跟着安装人员布线、调试设备,跟着培训师学习系统操作。老周和仓储部的员工一开始还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但看到这位“太子爷”挽起袖子,亲自爬上爬下熟悉库位,在灰尘弥漫的仓库里一待就是半天,毫无架子地向培训师甚至向他们这些老员工请教细节时,那种轻视和隔阂,渐渐淡化了一些。
系统上线初期,果然状况百出。扫码枪失灵、数据录入错误、库位分配混乱……每当出现问题,张梓谦总是第一个赶到,冷静地分析原因,联系技术人员解决,并耐心安抚焦头烂额的员工。他的亲力亲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原本持怀疑态度的仓储团队,开始慢慢接受并尝试使用这套新系统。
在推动系统上线的同时,张梓谦并没有忘记另一块重要的拼图——人的技能。
他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结合自己前期考察和与员工交流的心得,亲自编写了一套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生鲜区标准化操作手册》。里面没有复杂的理论,全是实实在在的操作要点:不同蔬菜该如何捆扎、摆放能减少损伤;肉类如何切割既能满足顾客需求又能最大化利用、减少边角料;水果如何陈列既美观又能避免压伤;搬运时怎样的姿势最省力且能保护商品……
手册编好后,他并没有简单地发下去让大家自学,而是亲自组织,利用早上开门前或晚上闭店后的时间,分批对各个门店的生鲜区员工进行培训。
第一次培训在一个门店的后仓进行,灯光不算明亮,空气中还残留着生鲜的气息。几十个理货员、称重员、售货员聚在一起,神情各异,有好奇,有不耐烦,也有无所谓。
张梓谦站在前面,手里拿着那本他亲自编写、还带着打印店油墨味的手册。他没有讲大道理,开口第一句就是:“大家好,我是张梓谦。这几天我跟大家一起在店里转,看到大家很辛苦,也看到很多不该有的损耗,比如……”
他举了几个他亲眼所见的、因为操作不当导致损耗的例子,描述得具体而生动,让下面的员工都感同身受,纷纷点头。
“这些损耗,看起来是公司的损失,但最终,也会影响到我们每个人的绩效和奖金。”他话锋一转,将损耗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联系起来,“所以,我们今天不讲空话,就来看看,怎么用更省力、更聪明的办法,把这些不必要的损耗降下来,让大家干活更轻松,月底拿到手的钱也能多一点。”
这番话,一下子拉近了他和这些基层员工的距离。他接着翻开手册,结合实物,亲自演示如何正确搬运蔬菜筐避免磕碰,如何切割猪肉能多出几份精品肉,如何判断水果的成熟度以便分批促销……
他的讲解清晰、实用,没有任何高高在上的说教。他甚至让员工上来操作,他在旁边指导,不对的地方耐心纠正,做得好地方当场表扬。培训的气氛,从最初的沉闷和应付,逐渐变得活跃起来。
有年轻的员工大胆提问:“张经理,那我们以后按照这个做了,损耗降下来,奖金真能多吗?”
张梓谦看着对方,肯定地点点头:“会。我己经和赵经理商量了,会建立新的绩效考核办法,将损耗率与大家的奖金首接挂钩。损耗降得越多,你们拿到的就越多。我说到做到。”
这话如同一剂强心针,让员工们的眼神都亮了起来。
这样的培训,张梓谦在不同门店开展了数次。他的耐心、务实以及对员工实际利益的关注,开始悄然改变着他在一线员工心中的形象。
时间悄然流逝,将近一个月过去。
一天早上,张梓谦刚到办公室,赵经理就拿着最新的周报,有些激动地推门进来:“梓谦!你看!上周的生鲜损耗数据出来了!”
张梓谦接过报表,目光首接落在最后的日均损耗率上。那个曾经长期居高不下的数字,果然出现了变化——比系统上线和培训开始前,下降了近五个百分点!
虽然距离理想目标还有差距,但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信号,一个明确的拐点!
赵经理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欣喜:“真的开始降了!尤其是那几个试点推行最认真的门店,降幅更明显!仓库那边老周也说,现在找东西快多了,积压过期的情况少了很多。下面不少员工都在议论,说你搞的那个手册和培训,是真有用!”
张梓谦看着报表上那个向下的箭头,心中绷了许久的弦,稍稍松弛了一些。他脸上依旧平静,但眼底深处,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和坚定。
这初步的成效,像一阵微风,吹散了笼罩在商超部上空的部分暮气,也让那些原本带着同情、不屑或观望态度的员工,开始用新的、带着几分信服和期待的目光,偷头打量这位沉默寡言、却总在埋头做事的“落魄”太子爷。
他知道,路还很长,但这第一步,他总算踏踏实实地迈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