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损耗率的初步下降,像一剂强心针,让原本暮气沉沉的商超事业部隐约焕发出一丝活力。张梓谦并没有沉溺于这小小的胜利,他的目光越过堆满报表的办公桌,投向了更远的地方。连续多日在门店一线的观察,让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个显著的变化:来往的顾客中,年轻人的比例越来越少,即使出现,也多是行色匆匆,购买量有限。
他想起自己在地产板块时看过的一些消费趋势报告,以及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的景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习惯于在手机上轻轻一点,生鲜果蔬、日常用品便能在一小时内送上门。这种消费习惯的迁徙,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张氏商超如果继续固守线下,无异于坐以待毙。
他没有声张,而是私下里找到了孙健和另外两个在前期改革中表现出较强学习能力和积极性的年轻员工,组成了一个临时的、非正式的小团队。
“交给你们一个任务,”张梓谦将几部公司配发的平板电脑递给他们,“暂时放下手头其他工作,集中精力,把市面上所有主流的生鲜配送APP,还有那些依托线下超市做即时配送的平台,全部给我研究一遍。”
他布置的任务非常具体:“不要只看表面。我要你们以顾客的身份,从下载注册、浏览商品、比价、下单、等待配送,到最终收货验品,完整体验每一个环节。记录下他们的优点,比如界面是否流畅,商品图片是否真实,配送速度是否准时,售后响应是否及时。更重要的是,找出他们的缺点和痛点——哪些品类经常缺货?配送费是否过高?优惠券是否套路太多?生鲜商品送到后的品质,与宣传是否相符?”
三个年轻人领了任务,既感到新奇,也意识到责任。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几乎机不离手,沉浸在各种生鲜APP的海洋里,时不时凑在一起讨论,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观察记录和用户体验。
张梓谦也没有闲着,他利用晚上的时间,查阅了大量关于新零售、即时配送物流和社区电商的分析文章和数据报告。他将团队收集来的散乱信息与自己查阅的理论资料进行整合、分析,脑海中一个模糊的构想逐渐变得清晰、具体。
一周后,小团队向他提交了一份详尽的调研报告。报告不仅罗列了各大平台的优劣,更重要的是,指出了几个关键的市场空白和用户痛点:大部分平台在非核心区域的覆盖不足,配送时效不稳定;品控,尤其是生鲜品类的品控,依然是投诉重灾区;很多平台过度依赖烧钱补贴,缺乏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看着这份报告,张梓谦心中的构想彻底成型。他闭目沉思了片刻,然后打开电脑,开始撰写一份《关于张氏商超开展线上即时配送业务的初步构想方案》。
他写得非常专注,将连日来的思考倾注于字里行间。方案的核心思路清晰而有力:充分利用张氏商超现有的、遍布各区域的实体门店作为前置仓,无需大量额外仓储投入;主打“一小时极速达”和“门店同品同质,破损必赔”的品质承诺,与市场上良莠不齐的平台形成差异化竞争;初期目标并非盲目扩张,而是聚焦于门店周边三到五公里的核心商圈,精准服务对时效和品质有要求的年轻家庭和白领客群。
他在方案中详细阐述了运营模式、技术对接的初步设想、物流解决方案(考虑与成熟的即时配送平台合作而非自建重资产团队)、以及预期的投入产出分析和潜在风险预估。这份方案虽然还是雏形,但逻辑严密,切入点精准,显示出了他超越当前职务的战略眼光。
完成方案后,他仔细打印装订好,带着它敲开了赵经理办公室的门。
赵经理正在为月底的报表发愁,看到张梓谦进来,脸上挤出一丝笑容:“梓谦啊,有什么事吗?是不是生鲜损耗那边又有什么新进展?”他现在对张梓谦的态度,己经从一开始的客套疏离,变成了带着几分依赖和期待。
张梓谦将那份还带着油墨香的方案放在赵经理的办公桌上:“赵经理,这是我最近做的一个关于业务拓展的初步构想,您看一下。”
赵经理有些疑惑地拿起方案,嘴里念叨着:“业务拓展?”他扶了扶眼镜,开始翻阅。起初,他还能保持平静,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眉头渐渐拧紧,脸上的笑容也消失了。
“线上配送?自有平台?”赵经理抬起头,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和顾虑,“梓谦,你这个想法……是不是太超前了?这可不是小打小闹啊!”
他放下方案,身体前倾,语气变得沉重:“你知道这要投入多少吗?技术开发、系统维护、物流合作、营销推广……哪一样不是烧钱的大头?咱们商超部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一首都是集团里利润最薄的,维持现状己经不容易了,哪还有余力去搞这种创新?”
他指着方案上的风险预估部分,加重了语气:“你看,你自己也写了,风险很高。市场竞争多激烈?那些互联网巨头烧了多少钱都还没完全站稳脚跟,我们贸然进去,万一失败了,这点家底都得赔进去!到时候,我怎么跟集团交代?”
赵经理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不行不行,这个想法太大胆了。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把精力集中在把现有的门店经营好,把损耗降下来,这才是根本。”
张梓谦安静地听着赵经理的反对意见,没有急于辩解。他知道,对于求稳怕乱、习惯了按部就班的赵经理来说,这个构想确实显得有些激进。
等赵经理说完,他才开口,语气依旧平和但坚定:“赵经理,您的顾虑我都理解。正因为我们现状艰难,才更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线下客流下滑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如果我们不主动求变,等到被迫改变的时候,可能就连机会都没有了。”
他顿了顿,退了一步,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我明白大规模投入不现实。您看这样行不行?我们不全面铺开,只选择一个门店,就在总部附近的这家旗舰店,以其为中心,划定一个小范围的配送区域,进行最小化可行性的试点。”
他目光诚恳地看着赵经理:“只需要给我很少的预算,用于最基本的技术接口调试和初期推广。人手方面,就从现有员工里抽调几个年轻人兼职,我来牵头。我们就当是一次实验,摸索经验,验证模式。如果试点效果不好,我们立刻停止,损失可控。如果效果理想,证明了这条路走得通,再考虑下一步,如何?”
张梓谦的这番话,既表明了决心,又充分考虑到了风险和资源限制,显得务实而富有策略。赵经理紧绷的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些,他沉吟了片刻。一方面,他确实害怕风险;另一方面,张梓谦近期的能力有目共睹,而且这个试点方案听起来,似乎……也确实能把风险控制在很低的范围。
他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勉强点了点头,但语气充满了保留:“好吧……既然你坚持,那就……先按你说的,在旗舰店周边小范围试点看看。不过梓谦,咱们可说好了,预算只能给这么多,人手也只能给你协调两三个兼职的,而且不能影响门店的正常运营。如果效果不好,或者出了什么问题,必须立刻停止!”
“我明白,谢谢赵经理支持。”张梓谦点了点头,没有流露出任何失望的情绪。
拿着这份极其有限的支持,张梓谦离开了赵经理的办公室。他知道,这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个在狭窄缝隙中争取到的、微小的试验田。前途未知,资源匮乏,但他眼中没有丝毫气馁,反而燃起了更旺盛的斗志。
有限的条件,恰恰是检验构想成色的最佳试金石。他决定,就利用这有限的预算和人力,集中所有精力,先在这“一亩三分地”上,种出不一样的庄稼来。这场线上业务的破冰之旅,注定艰难,但他义无反顾。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订婚宴上未婚妻为救白月光抛弃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