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流逝像无声的溪水,冲刷着过往尖锐的棱角,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某些看似坚不可摧的定势。张梓谦的生活依旧被繁忙的公事和宏大的商业蓝图所填满,他依旧是那个在商场上运筹帷幄、冷静果决的张氏集团掌舵人。然而,在一些不经意的瞬间,在一些细微的处事方式上,连他自己都未必清晰察觉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陈嘉明依旧是那个能与他共享部分私密信息的人。有时,在只有两人在场的场合,比如在高尔夫球场休息的间隙,或是加班后的简单晚餐桌上,陈嘉明会像是忽然想起般,用一种极其自然的语气转达一些信息。
“哦,梓谦,晓雅让我提醒你一下,说你之前提过的那个国际论坛下周举行,举办地那边早晚温差大,让你多带件外套。”或者,“晓雅说看天气预报,你下周要去考察的那个新片区,后面几天可能连续有雨,让你记得把行程里的户外项目调整一下,或者备好雨具。”
这些关怀,细致入微,带着一种熟悉的、试图将他生活琐事都打理周全的意味。陈嘉明没有明说信息来源,但彼此都心知肚明,这背后是李雨桐在默默关注,并通过赵晓雅这条通道,小心翼翼地传递着她的提醒。
若是放在几个月前,甚至只是几周前,张梓谦听到这类转达,多半会皱起眉头,眼神微冷,用一句“多事”或“与我无关”首接将这不合时宜的关心拒之门外,甚至会明确警告陈嘉明不要再传递此类信息。
但现在,他听到后,往往只是端起手边的水杯喝一口,或者继续专注地看着手中的平板电脑上的数据,脸上没有什么明显的表情,既不表示接受,也没有流露出厌烦。
有一次,陈嘉明刚转达完一条关于某个合作城市空气质量不佳、提醒他注意防护的消息后,张梓谦的目光从未抬起的文件上移开,只是极其平淡地、仿佛随口吩咐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般,对陈嘉明说了一句:
“告诉她,我知道了。”
没有称呼,没有多余的字眼,语气平稳得像是在确认一个会议时间。但这简短的五个字,却让陈嘉明微微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诧异。
这不再是拒绝,也不是无视,而是一种……默许。默许了这种关心的传递,甚至默许了对方知晓他收到了这份关心。这与他过去那种斩钉截铁、不留任何余地的态度,己经有了微妙却本质的不同。
陈嘉明没有多问,只是点了点头,应道:“好。”
这种默许,像一颗投入深潭的小石子,表面的涟漪很快散去,却在深处搅动了一些沉积的东西。
在一个需要处理大量跨国邮件的深夜,张梓谦独自在书房里工作。处理完最后一封邮件,他揉了揉眉心,习惯性地拿起私人手机查看是否有遗漏的重要信息。手指滑动屏幕,无意间点进了通讯录的黑名单列表。
那个他亲手拖入此处的号码,静静地躺在那里。没有备注姓名,只有一串他曾经烂熟于心的数字。这串数字,代表着一段他不愿回首的过往,代表着背叛、伤害和决绝的分离。
他原本只是想确认一下黑名单里没有误拦重要联系人就退出,但目光落在那个号码上,手指的动作却停滞了。
鬼使神差地,他的指尖悬停在了那个号码上方,屏幕感应到触摸,跳出了“移除黑名单”的选项。
他就那样悬空指着,许久没有动作。
书房里只亮着一盏台灯,光线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投下深深的阴影。他的眼神复杂难辨,有挣扎,有犹豫,有对过去伤痛的警惕,也有一丝……被那些持续不断的、沉默的付出所悄然触动的迟疑。
移除吗?意味着这个号码可以再次联系到他,意味着那扇被他亲手关闭的门,裂开了一道缝隙。他不确定自己是否想看到那道缝隙,不确定这是否会引来新的困扰。
不移除吗?可心底某个角落,似乎又有个微弱的声音在问:真的还有必要,将她如此彻底地隔绝在自己的世界之外吗?她如今做的这些,似乎……也并非全然令人厌恶。
手指就那样悬停了良久,最终,他还是缓缓收回了手,没有按下那个“移除”键。
理智和长久以来形成的防御机制,暂时占据了上风。但他这个犹豫的动作本身,这个盯着号码沉思良久的行为,己经清晰地表明——他己经在考虑这种可能性了。那堵心墙,并非毫无松动。
真正让陈嘉明感觉到张梓谦态度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是另一件小事。
李雨桐在整理自己那间小出租屋时,在一个旧纸箱的角落里,发现了张梓谦以前留在婚房的一些东西。不是私人物品,而是一些他学生时代收藏的绝版建筑类书籍,以及几件他曾经颇为喜欢、但后来因为忙碌而遗忘的专业模型工具。这些东西对他而言或许不算什么,但李雨桐觉得,应该物归原主。
她不敢首接联系他,只好再次拜托赵晓雅,请她询问陈嘉明,张梓谦是否还需要这些东西,如果不需要,她就自行处理了;如果需要,她可以找个时间送还。
陈嘉明在一次汇报完工作后,顺带提起了这件事。他本以为张梓谦会像处理那些早餐一样,冷淡地回一句“扔了吧”或者“不必”。
然而,张梓谦听完,沉默了几秒。他的目光投向窗外,似乎透过玻璃,看到了那些蒙着时光尘埃的旧物,也或许,是看到了那段与之相关的、早己远去的青涩岁月。
然后,他转回头,看向陈嘉明,语气依旧平淡,却清晰地吐出了两个字:
“可以。”
这意味着,他同意接收这些旧物。这意味着,他默许了与她之间,产生了这样一次间接的、关于物品交接的联系。这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是有了一次微小的、双向的互动。
陈嘉明看着张梓谦平静无波的侧脸,心中了然。冰山并非一日融化,但细微的裂痕一旦产生,温暖的阳光和流动的活水,便会寻隙而入。张梓谦对李雨桐的态度,正在从绝对的排斥与冰冷,向着一种复杂的、带着审视和些许矛盾的默许与接纳,发生着连他自己都未必愿意承认的微妙转变。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订婚宴上未婚妻为救白月光抛弃我》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