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和氏璧刚被雕刻成传国玉玺、生出灵魄的时候。
彼时嬴荷华刚得秦皇赐名,但身形尚且仍有一段时间要保持着初诞生的模样。五六岁的小女孩着玄金衣衫,被始皇抱在怀中,随父皇一并坐在王座之上。
许是因为她的诞生象征着秦皇霸业已成,嬴政很是喜爱这个天赐的女儿。
那时,整个朝堂能够看见她的除却秦皇,便只有公子扶苏。
秦皇让她唤扶苏为兄长。
公子扶苏秉性纯厚,待人如沐春风。
荷华很喜欢他。
那时乔松还未被送到秦皇面前,唯有荷华常伴秦皇身侧。秦皇怜她年幼,政务繁忙之时便会将女儿送到长子那边去。
于是扶苏空闲之余,便带着这位特殊的妹妹在咸阳游览,也会教她认字读书。
其实荷华生自传国玉玺,此身与华夏相通,她自然而然便能知晓这片土地上的文字与历史。
但她从未告诉扶苏。
荷华将与华夏同在,而人族寿命不过百年,因此她很是小心翼翼地珍惜着与父兄相处的时光。
后来有臣子献上了随侯珠,这颗原属于随侯的千金明珠在触碰到始皇帝的一瞬间化而生灵。始皇大喜,和氏璧与随侯珠相继生灵,他认为是上天证明了他当真是受命于天的帝王,便依照《诗经》为其取名为“乔松”。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的乔松。
从秦皇下意识的取名习惯来看,他是极为重视自己的长子扶苏的。他希望扶苏能成为自己最优秀的接班人,是以对其十分严厉。
然秦皇崇法,扶苏却重儒,这对父子常常会因为观念不同而不分场合大吵起来。
荷华与乔松坐在案上,看过父皇摔了无数竹简,破口大骂长兄,说他胆大包天,说他逆子。
也见过兄长黯然地捡起地上的竹简,慢慢替父皇收拾好它们,却从来都犟着那口气,死活不肯低头。
父皇认为自己是绝对正确的,兄长也认为自己的想法没有错。
君与臣,父与子,二人的关系越来越僵。
但荷华知道,饶是最后因为扶苏反对秦皇大肆坑杀术士,秦皇大怒之下把扶苏发配上郡,要他协助蒙恬修长城以及抗击匈奴。。。也从未想过要更换继承人。
荷华那时留在咸阳等兄长回来。
也正是那时,九州鼎找到了她。
九州九鼎都分散在华夏大地之下,阵眼则留在泗水。祂身兼数职,化形不易,移交权柄后便匆匆离去。
那时荷华念着自己的名字,经由洗礼后长成了十三四岁的少女。
骤然得知九州结界这等秘辛,荷华难免震惊,而九州结界反馈给她的这一代命定者,正是她的兄长扶苏。
而非她最初以为的秦皇。
那之后,便是她兄长得知自己的责任后从容赴死。
此后天上地下、碧落黄泉,再无公子扶苏。
荷华与乔松在秦覆灭之后陷入沉睡,等待着下一代命定者将她们唤醒。
这段叙述不是很长,也足够让李昭明了解情况。
“等等,既然结界皆系于九州鼎与宝莲灯之上,万一祂们出问题了呢?”李昭明问道。
宝莲灯且不提,好歹是神祗手中宝物,九州鼎虽是大禹所铸。。。。。。
这一代一代的,就没想过若是祂们损坏,九州结界要怎么办吗?
李昭明想到这里,忽而发现对面的李建成目光稍稍移到身侧面容沉静的少女身上,顿时有了答案。
“那便由朕与乔松接替。”嬴荷华平静道。
她从九州手中接过华夏权柄,自然也接过了责任。若前代损耗,那便由她代替九州鼎,随侯珠代宝莲灯。
灵族生于这片土地,自然也要守住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