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号站台。”
确认了一下自己现在究竟是在几号站台的蓝眼睛男孩很快给出了回答。而后,他听到电话那头的林雪涅一改昨天的状态,并几乎是雷厉风行地在对他说了“好的,一会儿见。”之后就挂了电话。
那让艾伯赫特在被挂了电话之后沉默了片刻。
就是在刚才的短暂通话中,他从电话那头传来的声音里感受到一种蓬勃的力量。似乎在一个晚上以及一个上午过去之后,她就不再迷茫了。她有了一个十分明确的方向,并因为急于去做些什么而有了一些不同以往的强势。
那让蓝眼睛的男孩感觉林雪涅似乎也和她一样,触摸到了某个关键的问题,却是得到了比他更为肯定的,让她能够一往无前的信息或者说是线索。
可在那样之后,那个女孩却要来找到他,并从他的身上找到某个关键的答案。
这让蓝眼睛的男孩感到十分困惑,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应该在还没弄清一切的时候就告诉对方自己的发现以及某种猜测。
那让他陷入了矛盾,并且在他还没有想好自己究竟应该怎样的时候,那个女孩就已经出现在了他的视线中。
她似乎是跑着从火车站的入口处来到这里的,只是在见到了蓝眼睛男孩的时候才停下了脚步,并在与对方的视线相触后走向他。
“艾伯赫特。”
在对方又一次这样喊出自己的名字时,蓝眼睛的男孩有些后知后觉地点了点头。然后他就听到林雪涅向他问道:
“艾伯赫特·格罗伊茨,这就是你的全名了吗?我是说,除了这些之外,你会不会还有一个中间名?”
在那一刻,两人之间的气氛似乎停滞了。似乎只有林雪涅的喘息声,以及从他们身旁开过的列车以及走过的旅客们才能证明时间的悄然走过。
然后,蓝眼睛的男孩说道:“艾德里安。这是我的中间名。我的全名是艾伯赫特·艾德里安·格罗伊茨。”
听到这个回答的林雪涅笑了,并且诉说着许多种复杂感情的泪水也再一次地从她的眼角划过。在那一刻,她又想起了她在先前的意象对话中所看到的情景——当她想象一把能把她带到过去的钥匙时,她感到自己的手里被人塞了一个怀表,而当她打开怀表,她会看到属于绿眼睛贵族的黑白照片。
【你必须得自己去取下那件衣服,然后看清上面的名字。】
当意向空间中的绿眼睛贵族对她所说的那句话又回想在耳边,林雪涅如释重负一般地说道:“所以,你们从来就是两个人。”
属于现在的时空在她的身后由远及近地碎裂,无数时空的碎片乘着狂风向她袭来。可她却只是站在那里,无畏无惧,甚至脸上还带着一丝怀念。
“谢谢。”
林雪涅向蓝眼睛的男孩笑着道了一声谢谢,然后就转身,走向属于她的旧日布拉格,并消失在了蓝眼睛男孩的眼前……
【如果战争打响,你不会选择逃避它,是这样吗?那我呢?你打算让我怎么办?】
【我会把你送到安全的地方,等到战争结束再去接你。】
【你做不到的,艾伯赫特。你也送不走我。你在哪儿,我就会在哪儿。】
作者有话要说: 病了四天……还好有存稿……
周二我在拳馆距离下课还有半小时的时候感觉很不对劲连忙打车回家,车到小区门口开门的那一瞬间我居然觉得我根本起不起来……orz……死扛着泡了热水澡盖紧被子睡居然没出汗,就这么火烧火燎了一整夜,感觉被子里完全是烫的!中间醒了□□次,等到早上五点爬起来量体温居然还有三十八度七……说多了都是泪,总之还好有存稿。还好最近隔日更……不然发着烧写文,写出来的估计也是一团浆糊。
以及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因为绿眼睛的艾伯赫特那里现在已经过去好几年了。总觉得一下跳掉的那几年时间让我和他之间生疏了许多,我没那么了解他了,我也不知道他变了多少,得重新和他培养感情,熟悉他。这需要时间……还有希特勒也是总抓不住这个人物,感觉怎么写也不像他。
每次跳时间轴跳地图总是会让我感觉鸭梨好大。但是这次跳跃之后就直接进入到大家都比较熟悉的那段历史了,有很多很多特别精彩的历史大事接连发生,我瞅瞅应该怎么写才更好吧!
第133章chapter134
1938年5月,
德国柏林。
“在与我们国家边境相邻的两个国家中,生活着一千多万的日耳曼人。德意志有责任对这些日耳曼同胞加以保护,也必须为他们争取到一般意义的自由——不但要有人身自由,还要享有政治和思想上的自由。”
1938年是一个多事之秋。无论是对于欧罗巴大陆而言,还是对于美洲大陆而言都是如此。又或者说,紧张的局势已经持续数年,但直至1938年,一切的矛盾都攀升到了一个零界点。
对于这一年的欧洲各国领导人,尤其是英国与法国的领导人而言,面对重重矛盾以及就在他们眼前的紧张局势,他们似乎只有两个选择了——让矛盾即刻爆发,以战争的形式;或是给重重矛盾盖上厚厚的一层土,让一切都推迟一会儿,哪怕只是一会儿。
至于和他们远远隔着整整一条大西洋的美国?
美国人似乎从来就对于阻止一场战争的爆发毫无兴趣。
在首都柏林的街头上,电台广播里播放着他们的帝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在国会中发表的演讲录音。尽管距离他们的元首发表这次演讲已经过去快三个月了,可民众们依旧对此感到津津乐道。
事实上,早在他们的元首发表这次演讲的半个多月后,他们就和“与我们国家边境相邻的两个国家”中的一个——奥地利合并了。
是的,合并。那当然是合并,而不是“吞并”。
每一个生活在德国的日耳曼人都是这么认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