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因为现在的朝廷虽然落魄。
可依旧有史官在记录这一切。
绝大部分人除了生前的荣华富贵,都挺在意死后的名节。
他们可以在城破过后投降,甚至献上钱财。
这是无可厚非的事。
毕竟大明已经灭亡。
他们不一定非得跟着陪葬。
这样在史书上记一笔虽然有些难听,但也没有太大毛病。
可要是在城破之前。
他们就像朱纯臣这样嚣张跋扈,肆无忌惮。
后世的史书绝对不会放过他们。
谁也不想死后被人一直骂。
古人非常看重这个。
所以哪怕堂下百官中的绝大多数,对朱由检都是不屑,甚至鄙视的态度。
可他们面上依旧表现得非常恭顺。
无非就是被一个即将亡国的将死之人骂上两句。
算不得什么大事,他们还忍得住。
对方都要死了,还不准他发发癫吗?
他们三番五次阻止崇祯南迁朝廷,就是为了拿他当投名状。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这些人精心里门清。
“陛下休要胡言乱语,这朝堂百官哪个不是忠臣良将。”
“陛下此言也不怕寒了臣子们的心。”
见周围无人应答,朱纯臣顿时站出来主动把水搅浑。
“原来如此,那是朕错怪了你?”
对于朱纯臣接二连三的放肆,朱由检的忍耐已经到达极限。
他脸上的笑容变得愈发冰冷。
这个面相憨厚,膀大腰圆的家伙,完全没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怪不得崇祯说话没人听。
连他老朱家自家封的公爵都敢如此无理。
其他人的态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