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北的初夏,骄阳已带着灼人的热度,黄河水面波光粼粼,将沿岸的麦田映照得愈发金黄。安阳军政署的议事厅内,气氛却比盛夏更显燥热,案头堆积如山的情报简报,字里行间都透着一股风雨欲来的紧迫——自北伐军誓师北上已满两月,北洋军在湖南、湖北战场节节败退,曾经不可一世的吴佩孚主力,如今已是溃不成军,华北的局势彻底倾斜,马小丑坚守了两月的“中立”态势,终于到了必须抉择的十字路口。马小丑身着深灰色将官制服,指尖划过一份标注“特急”的战报,眉头紧蹙。这份来自秦雨薇情报网的密报,详细记录了吴佩孚在汀泗桥、贺胜桥的惨败:“吴佩孚亲率两万精锐驰援汀泗桥,北伐军第四军叶挺独立团猛攻一日夜,突破北洋军防线,毙敌三千余人,俘虏两千余人,吴佩孚率残部退守贺胜桥;贺胜桥一战,北伐军集中火炮轰击北洋军阵地,叶挺独立团迂回侧击,北洋军全线溃败,吴佩孚重伤逃窜,武汉门户洞开,北伐军已兵临城下。”“师长,吴佩孚大势已去!”参谋长陈明推了推眼镜,语气中带着难掩的急切,“湖南全境失守,湖北危在旦夕,吴佩孚的北洋军主力损失过半,剩余残部士气低落,士兵逃亡者不计其数,连他本人都重伤遁走,武汉陷落只是时间问题。我们若再犹豫不决,等北伐军平定华中,必然会将矛头指向我们,到那时,我们将陷入被动。”第一旅旅长赵武虽仍有顾虑,却也不再坚持反对:“参谋长所言不虚,北洋军的腐朽已经暴露无遗,兵败如山倒,再依附他们无异于自取灭亡。只是北伐军内部派系复杂,蒋介石的野心不小,我们加入后,真能保持独立地位吗?”柳轻眉放下手中的茶杯,语气坚定:“如今局势明朗,北伐军是大势所趋,我们若能借势而为,既能摆脱北洋军的威胁,又能借助北伐军的名义扩张地盘,获得更多资源。至于独立性,只要我们手握兵权、民心稳固,北伐军也不敢轻易动我们。”马小丑沉默不语,目光扫过在座的核心幕僚与将领。林婉清、夏晚晴、秦雨薇三人端坐一侧,神色平静却了然。他知道,众人的意见虽有分歧,但核心都指向了“易帜归编”,只是对北伐军的真实面目、内部情况仍有疑虑——这也是他最担心的问题。“北伐军的纲领是‘打倒军阀、统一中国’,听起来与我们‘保境安民’的理念有契合之处,但究竟是真心为民,还是借口号拉拢势力,我们不得而知。”马小丑缓缓开口,语气沉稳,“秦雨薇,我要你亲自深入北伐军营地,探查虚实:一查其军纪,是否真如传闻中那样‘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二查其纲领,‘打倒军阀’是否包括我们这样的地方势力,‘统一中国’的具体规划是什么;三查其内部,蒋介石与其他派系的矛盾是否尖锐,对我们这样的地方部队,究竟是想拉拢利用,还是准备收编吞并;四查其战力,真实战斗力如何,武器装备、士兵士气是否真如战报中那般强盛。”他顿了顿,加重语气:“此次探查事关重大,你务必小心谨慎,利用你之前的记者身份伪装,通过我们在武汉的秘密联络点潜入北伐军营地,切勿暴露身份。需要什么支持,尽管开口。”秦雨薇站起身,目光坚定:“请师长放心!我已备好记者证与北伐军的宣传刊物,伪装成上海《申报》的战地记者,前往武汉。情报中枢在武汉有三个秘密联络点,负责人都是可靠之人,能为我提供掩护与协助。我定能查清北伐军的虚实,为师长决策提供准确依据。”次日清晨,秦雨薇身着浅蓝色旗袍,挎着相机与笔记本,伪装成战地记者,乘坐前往武汉的商船,从安阳黄河渡口出发。商船顺流而下,沿途经过濮阳、开封等地,所到之处,随处可见北伐军的宣传标语——“打倒军阀,除暴安良”“统一中国,造福百姓”“耕者有其田”,沿途百姓对北伐军的期盼之情溢于言表,不少青年背着行囊,自发前往武汉投奔北伐军。“记者小姐,你是去武汉报道北伐军的吧?”同船的一位老农问道,脸上带着期盼,“听说北伐军是正义之师,不欺压百姓,还帮着穷人打土豪,我们都盼着他们能早点过来,让我们过上安稳日子。”秦雨薇心中一动,顺势问道:“老丈,你觉得北伐军比吴佩孚的北洋军好在哪里?”“那可好多了!”老农打开了话匣子,“吴佩孚的兵来了,抢粮抢钱,抓壮丁,我们躲都来不及;可北伐军不一样,上次路过我们村,不拿我们一针一线,还帮着我们收割庄稼,给孩子们讲‘打倒军阀’的道理,这样的军队,才是我们百姓的军队啊!”一路的见闻,让秦雨薇对北伐军有了初步的好感,但她并未放松警惕。抵达武汉后,她通过秘密联络点的接应,成功混入北伐军控制的区域。武汉城内,到处是悬挂着国民革命军军旗的营地,士兵们身着灰色军装,臂戴“国民革命军”臂章,列队训练、宣传演讲,秩序井然。,!秦雨薇以《申报》记者的身份,申请采访北伐军第四军,得到了政工处的批准。在第四军营地,她看到了与北洋军截然不同的景象:士兵们训练刻苦,队列整齐,训练间隙,政工人员会组织士兵学习《国民革命军宣言》,宣讲“打倒军阀、统一中国、平均地权”的纲领;营地内设有士兵食堂与医疗站,伙食虽简单却管饱,伤病士兵能得到及时救治;士兵们对待百姓态度谦和,营地外的百姓主动为士兵送水送粮,军民关系融洽。她采访了第四军的一位团长,问道:“贵军提出‘打倒军阀’,请问像马小丑这样的地方势力,若愿意归顺北伐军,贵军会如何对待?”团长回答道:“国民革命军的目标是打倒祸国殃民的旧军阀,并非针对所有地方势力。马师长在冀南、豫北推行新政,保境安民,深得民心,这与我们的理念是一致的。若马师长愿意率部归顺,加入国民革命军序列,我们会欢迎其加入,保留其部队的相对独立性,给予相应的编制与待遇,共同为统一中国而奋斗。”秦雨薇又深入营地,与普通士兵交流。士兵们大多是穷苦出身,对“打倒军阀、耕者有其田”的纲领深信不疑,士气高昂。一位来自湖南的士兵告诉她:“以前吴佩孚的军队欺压我们,我们没饭吃、没地种,只能逃亡;现在加入北伐军,不仅能报仇雪恨,还能为百姓做事,将来还能分到土地,我们都愿意跟着蒋总司令干!”在武汉的十日里,秦雨薇白天采访、观察,晚上通过秘密联络点,将收集到的情报加密后发送回安阳。她详细记录了北伐军的军纪、战力、纲领、内部情况,以及百姓对北伐军的支持程度。她发现,北伐军虽内部存在派系矛盾(蒋介石的黄埔系与李宗仁、白崇禧的桂系之间有摩擦),但在“打倒军阀、统一中国”的大目标下,暂时能够团结一致;其纲领中“保境安民、造福百姓”的核心,与马小丑的理念高度契合;而北伐军对待地方归顺势力的态度,也给予了足够的尊重,这让她对北伐军的判断偏向积极。十日后,秦雨薇顺利返回安阳,向马小丑与核心幕僚们做了详细汇报。她将相机里的照片、笔记本上的记录、以及情报汇总一一呈现:“师长,各位,通过十日的探查,我认为北伐军确实是大势所趋。其一,军纪严明,不扰百姓,军民关系融洽,这与北洋军形成鲜明对比,也与我们‘保境安民’的理念契合;其二,纲领明确,‘打倒军阀、统一中国’深得民心,百姓支持度极高,我们若加入,能获得民心支持;其三,战力强盛,士兵士气高昂,装备有部分德国、苏联援助的武器,且战术灵活,吴佩孚的北洋军根本不是对手;其四,对待归顺势力,虽有派系斗争,但表面上会给予尊重,保留相对独立性,我们可以借此机会获得编制、武器支持,同时继续保持自身的核心利益。”她补充道:“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内部风险,蒋介石的野心不小,黄埔系对地方势力仍有提防。但目前来看,加入北伐军是最优选择,我们可以借北伐军的名义扩张地盘,获得更多资源,待实力足够强大后,再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马小丑听完汇报,又翻阅了秦雨薇带回的照片与记录,沉默了许久。他站起身,走到舆图前,指尖划过冀南、豫北与武汉的连线,语气坚定:“好!我决定了,率部易帜,正式加入国民革命军序列!”议事厅内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赞同声。赵武站起身,抱拳道:“师长英明!既然大势已趋,我们便顺势而为,借北伐军的东风,壮大自身势力,护境安民!”林婉清补充道:“师长,易帜前需做好三项准备:一是与北伐军正式接洽,商谈编制、待遇、防区等具体事宜,确保我们的利益;二是统一内部思想,向将士们宣传易帜的意义,避免出现抵触情绪;三是做好舆论宣传,向百姓说明易帜是为了更好地保境安民、统一中国,获得百姓支持。”马小丑点头:“婉清说得对。陈明,你负责草拟致蒋介石的通电,表明归顺之意,提出我们的条件:保留部队的相对独立性,不打散编制,任命主要将领,划定豫东、皖北为后续扩张防区,要求北伐军提供武器弹药支援;秦雨薇,你负责内部宣传与舆论引导,向将士们与百姓解释易帜的必要性与好处;沈若雁,你负责整训部队,做好改编准备,确保易帜过程顺利,部队稳定。”“是!”众人齐声应道。陈明很快草拟了通电,内容恳切而坚定:“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公钧鉴:窃以国家分裂,军阀混战,百姓流离,国将不国。小丑忝为冀南、豫北之主,夙怀保境安民之志,推行新政,深得民心。今北伐军兴,顺天应人,打倒军阀,统一中国,小丑深为赞同。愿率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师全体将士,易帜归编,加入国民革命军序列,听候调遣,共赴国难。恳请钧座恩准:保留部队原编制框架,任命小丑为军长,沈若雁为副军长,陈明为参谋长;划定豫东、皖北为后续作战防区;提供武器弹药支援,以利北伐。小丑誓率所部,效忠国民革命,打倒军阀,统一中国,若有二心,天地共诛!”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通电发出后,仅过三日,北伐军总司令部便回电:“马师长鉴:来电收悉,甚感欣慰!你深明大义,率部归编,乃国民革命之幸,百姓之福。特批准所请:任命马小丑为国民革命军第17军军长,沈若雁为副军长,陈明为参谋长;部队保留原编制框架,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7军,下辖三个师(原三个旅升格)、一个特种团(锐锋特种团)、一个炮兵团(雷霆炮兵团)、一个保安总队(冀南保安总队),兵力保持五万余人;划定豫东、皖北为第17军防区;北伐军总司令部将调拨步枪一万支、轻机枪五百挺、重机枪一百挺、迫击炮五十门、子弹五十万发,以资支援。望你速率部开赴武汉前线,协同北伐军作战,共图大业!”收到回电,马小丑心中大石落地。他立即下令,在安阳举行盛大的易帜归编仪式。易帜仪式定在安阳城外的练兵场,场面空前盛大。五万余名将士身着统一的国民革命军灰色军装,肩扛步枪,列队整齐,军容严整。练兵场中央,竖立着两面巨大的旗帜——一面是原“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师”的军旗,另一面是崭新的“国民革命军第17军”军旗。周边的百姓们自发前来观礼,人山人海,锣鼓喧天,欢呼声此起彼伏。上午十时,仪式正式开始。马小丑身着国民革命军中将军服(蒋介石特批晋升中将),肩扛中将军衔,腰间佩着中正剑,走到旗杆下。沈若雁、陈明等将领身着相应军衔的军装,分列两侧。“升国民革命军军旗!奏国民革命歌!”司仪高声喊道。原新编第一师的军旗缓缓降下,崭新的第17军军旗冉冉升起,红底黄星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上面“国民革命军第17军”的字样熠熠生辉。《国民革命歌》的旋律响起,将士们齐声高唱:“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齐奋斗,齐奋斗!”歌声震天动地,回荡在安阳的上空。马小丑走到话筒前,目光扫过整齐列队的将士与欢呼的百姓,声音沉稳而有力:“将士们!百姓们!今日,我们国民革命军新编第一师,正式易帜归编,成为国民革命军第17军!这不是一次简单的更名换旗,而是我们顺应大势、护民安境的必然选择!”“北伐军兴,打倒军阀,统一中国,这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们加入国民革命军,不是为了依附他人,而是为了借助北伐的东风,扩大我们的势力,保护更多的百姓,让冀南、豫北的新政,推广到更广阔的土地,让更多的百姓过上安稳日子!”“我马小丑在此立誓:今日起,我率第17军全体将士,效忠国民革命,坚守‘保境安民’的初心,严守军纪,英勇作战,打倒军阀,统一中国!若有将士违背军纪、欺压百姓、背叛初心,军法处置,绝不姑息!若我马小丑有负百姓、有负国家,天地共诛!”“打倒军阀!统一中国!保境安民!”五万余名将士齐声呐喊,声音震彻云霄,百姓们也跟着高呼,气氛达到了顶点。仪式结束后,部队开始进行改编。原第一旅(铁血旅)升格为第1师,赵武任师长;原第二旅(靖远旅)升格为第2师,李大山任师长;原第三旅(安澜旅)升格为第3师,陈明远任师长;锐锋特种团、雷霆炮兵团、冀南保安总队保留原编制,分别由沈若雁(兼)、张翰卿、柳轻眉任团长总队长。北伐军调拨的武器弹药也陆续运抵安阳,将士们换上崭新的步枪、机枪,装备得到进一步提升,士气高涨。与此同时,夏晚晴与林婉清也在加紧筹备部队开赴武汉的后勤保障。夏晚晴调拨了足够三个月使用的粮食、药品、衣物等物资,组织了运输队,由柳轻眉的保安总队护送,确保物资安全运往前线;林婉清则在八县发布告示,向百姓说明部队开赴武汉的目的是“协同北伐军,打倒军阀,统一中国”,得到了百姓的大力支持,不少百姓自发为部队送粮送水,青年们踊跃参军,补充部队兵力。三日后,马小丑下达了开赴武汉的军令。国民革命军第17军按“第1师先锋-特种团侧翼-中军-炮兵团-后勤-保安总队留守”的序列,从安阳出发,向武汉进军。五万余人的部队队列严整,军旗引路,步枪、机枪、火炮依次排列,军靴踏在官道上,发出整齐划一的声响,烟尘滚滚,气势如虹。沿途经过的城镇、村落,百姓们纷纷夹道欢送,端着茶水、捧着干粮,塞到士兵手中。“马军长,一定要打赢胜仗,打倒军阀!”“将士们,保重身体,我们等着你们凯旋!”欢呼声、叮嘱声交织在一起,成为部队前进的动力。马小丑骑在战马上,走在中军前列,望着身边士气高昂的将士与热情的百姓,心中充满了豪情与坚定。他知道,易帜归编只是一个新的开始,接下来的武汉前线,将面临更残酷的战斗,北伐军内部的派系斗争也可能带来新的挑战。但他坚信,只要坚守“保境安民”的初心,手握精锐的部队,拥有百姓的支持,他一定能在北伐战争中屡立战功,扩大自身势力,为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部队一路向南,朝着武汉的方向疾驰而去。黄河的流水声渐渐远去,武汉的轮廓在远方的地平线上隐约可见。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北伐战争,即将迎来一支新的精锐力量;而马小丑与他的第17军,也即将在这场乱世洪流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