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笔下小说>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第134章 柏林遇才雪梅登场

第134章 柏林遇才雪梅登场(第1页)

从布拉格前往柏林的火车上,窗外的德国乡村如油画般铺展——碧绿的田野间点缀着红瓦白墙的农舍,河流蜿蜒如银带,远处的森林郁郁葱葱,盛夏的阳光透过车窗,洒在陈明手中的采购清单上,让那些密密麻麻的武器型号显得愈发沉重。“团长,柏林作为德国首都,军工展会规模肯定是欧洲顶尖的,说不定能淘到更先进的技术,还能遇到更多顶尖人才。”翻译林文涛坐在对面,手里翻着一本德语军工杂志,语气中满是期待。陈明点点头,指尖划过清单上“军工人才寻访”那一项,眉头微蹙:“在汉堡和布拉格接触的专家,要么顾虑中国局势,要么舍不得国外的条件,真正愿意动身的没几个。这次柏林展会,各国军工企业和专家都会聚集,是我们找人才的最佳机会,不能错过。”军械专家王铁生补充道:“而且,我们采购的毛瑟105榴弹炮虽然先进,但我总觉得在复杂地形(比如江汉平原的水田、山地)使用时,可能会有适配问题,要是能遇到懂火炮改良的专家,帮我们优化一下就好了。”陈明深以为然。第17军常年在冀南、豫北的山地、平原作战,未来还要参与北伐,战场环境复杂多样,采购的欧洲武器虽先进,但未必完全适配中国的作战场景,这也是他坚持要找顶尖军工人才的核心原因——不仅要会用武器,还要能改良、能自主生产。火车抵达柏林中央车站时,已是傍晚。这座德国首都比汉堡、布拉格更为繁华,街道宽阔整洁,高楼林立,路灯亮起暖黄的光,有轨电车叮叮当当驶过,空气中弥漫着咖啡与面包的香气。代表团在德国华人商会的接应下,入住了展会附近的一家酒店,稍作休整后,便开始为次日的军工展会做准备。此次柏林国际军工展会,是当时欧洲规模最大的军工盛会,汇聚了德国、捷克、法国、英国、比利时等国的顶尖军工企业,展品涵盖了步枪、机枪、火炮、坦克、弹药等各类武器装备,还有不少军工技术专家、设计师亲临现场,交流最新技术。次日清晨,展会正式开幕。陈明一行身着正装,佩戴着提前准备的参展证件,走进了巨大的展会大厅。大厅内人声鼎沸,各国参展商纷纷亮出看家本领:克虏伯公司的巨型榴弹炮巍然矗立,炮身锃亮,吸引了大批参观者;毛瑟公司的展台前,最新款的步枪、机枪整齐排列,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射击演示;斯柯达兵工厂则展示了轻便灵活的山地炮,旁边的屏幕上播放着实战视频。陈明一行一边参观,一边收集各类武器的资料,重点关注火炮与机枪的改良技术。王铁生和李力学围着一门克虏伯150榴弹炮仔细观察,时不时用手触摸炮身,低声讨论着什么;护卫队员们则分散在四周,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人群,守护着随身携带的资料与经费。“团长,你看这门克虏伯的新型榴弹炮,射程能到16公里,比我们之前采购的150重炮还远,但炮架更轻便,拆解运输也更方便。”林文涛指着一门展品,语气兴奋。陈明走上前,仔细打量这门火炮,眉头却渐渐皱起:“射程和轻便性确实不错,但你看炮轮的设计——欧洲多平原硬路,这炮轮是实心橡胶轮,在我们中国的泥泞水田、山地土路行驶,很容易陷进去,而且减震效果差,长途运输后精度会受影响。”王铁生附和道:“团长说得对,还有弹药装填口的位置,太高了,我们的士兵平均身高比欧洲士兵矮一些,操作起来会很费力,影响射速。”就在这时,一个清脆的女声从旁边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却是标准的德语:“这位先生观察得很细致,这门火炮的设计确实存在适配性缺陷,不仅是炮轮和装填口,炮架的稳定性在坡度超过15度的山地也会大打折扣。”陈明等人闻声转头,只见一位身着白色西装套裙的年轻女子站在不远处,长发挽成利落的发髻,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气质优雅干练,手中拿着一个笔记本,上面画满了武器草图与计算公式。她的皮肤是东方人的白皙,眼眸明亮而锐利,一看便知是华人。“这位小姐,你也懂火炮设计?”陈明有些惊讶,用汉语问道。女子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切换成流利的汉语,语气平和:“略懂一些,我在慕尼黑工业大学主修武器设计与兵工生产,这门火炮的设计参数我刚才看了,确实存在你们说的问题,而且还有一个隐藏缺陷——炮管散热设计不合理,连续射击超过20发后,炮管温度会急剧升高,容易导致炮弹卡壳,甚至炸膛。”王铁生心中一惊,连忙问道:“小姐,你可有改良方案?”女子微微一笑,走到展台旁,拿起一支笔,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快速画了起来:“很简单。炮轮可以换成充气式越野轮,增加接地面积,适配复杂地形;弹药装填口降低15厘米,增加辅助装填滑轨;炮架底部加装可调节配重块,提升山地稳定性;炮管外侧增加散热鳍片,同时优化炮膛散热通道,这样连续射击50发都不会有问题。”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她的笔触流畅,草图清晰,改良方案具体可行,没有丝毫空谈。王铁生和李力学凑上前仔细查看,越看越心惊,忍不住赞叹道:“妙!太妙了!这些改良看似简单,却精准解决了核心问题,而且改动不大,不影响原有结构,便于生产和维护。”陈明也被女子的专业素养深深折服。他能看出,女子不仅懂理论,更懂实战,提出的改良方案完全贴合中国的作战环境,正是第17军急需的人才。他连忙伸出手:“在下陈明,国民革命军第17军参谋长,率团前来欧洲采购武器、寻访军工人才。不知小姐高姓大名?”“陈参谋长客气了,我叫陈雪梅。”女子伸出手,与陈明轻轻握了握,指尖纤细却有力,“我是华人,祖籍河北,出身军工世家,父亲曾是清朝汉阳兵工厂的总工程师,我从小就在兵工厂长大,后来留学德国,专攻武器设计。”谈及家世,陈雪梅的眼神黯淡了几分:“我父亲一生致力于中国军工自主,可北洋军阀腐朽无能,不仅不重视军工发展,反而挪用经费、打压异己。我父亲因为拒绝为北洋军阀生产屠杀百姓的武器,被诬陷通敌,含冤而死,兵工厂的不少技术骨干也被排挤迫害。”陈明心中一沉,北洋军阀的残暴与腐朽,他早已深有体会。他安慰道:“陈小姐节哀,北洋军阀倒行逆施,早已天怒人怨。我们第17军正是为了打倒北洋军阀、统一中国而战,马小丑军长更是心怀保境安民之志,在冀南、豫北推行新政,深得民心。”或许是“打倒北洋军阀”这几个字触动了陈雪梅,她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我听说过北伐军,也知道马小丑军长的名字,据说他在冀南推行‘十税一’税制,还建了不少学堂和医疗站?”“确有此事!”陈明连忙说道,从随行的公文包中拿出提前准备的资料——有冀南、豫北的新政成果照片,有学堂里读书孩童的笑脸,有医疗站为百姓诊治的场景,还有第17军士兵严守军纪、帮助百姓的画面,“马军长出身草根,深知百姓疾苦,起义以来,始终坚守‘保境安民’的初心。在冀南、豫北,我们废除苛捐杂税,推行‘十税一’,让百姓休养生息;建立免费学堂,让穷苦孩子能读书识字;开设医疗站,为百姓免费诊治;部队严守军纪,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与北洋军阀的烧杀抢掠截然不同。”他翻出一张安阳兵工厂的照片,语气诚恳:“这是我们的兵工厂,目前规模不大,只能仿制一些基础武器,但马军长立志建立现代化兵工厂,实现武器自给自足,不再受列强卡脖子,不再让士兵因武器落后而白白牺牲。此次我们采购了大量先进武器和生产设备,就是为了扩建兵工厂,可我们缺顶尖的军工人才,缺像陈小姐这样既懂技术、又懂中国国情的专家。”陈雪梅接过照片,仔细翻阅着,指尖轻轻拂过学堂里孩童纯真的笑脸,眼中渐渐泛起泪光。她留学德国多年,虽学到了先进的军工技术,却始终心系祖国,可北洋军阀的所作所为让她心灰意冷,回国的念头屡屡被打消。她也曾考虑过加入北伐军,但又担心新的军阀崛起后,重蹈北洋的覆辙。“陈参谋长,我承认,马军长的新政让我看到了一丝希望。”陈雪梅放下照片,语气犹豫,“但我见过太多军阀,口口声声说为百姓,可一旦势力壮大,便开始争权夺利、欺压百姓。我父亲的悲剧,我不想再看到。”“陈小姐的顾虑,我完全理解。”陈明真诚地说道,“空口无凭,我无法强迫你相信,但我可以告诉你我们的真实情况。第17军从临城自卫队发展到如今五万余人的正规军,靠的不是烧杀抢掠,而是百姓的支持。马军长常说,‘百姓是根,军队是叶,根不稳,叶必枯’。在我们的辖区,百姓可以自由申诉,官员若有欺压百姓、贪污腐败之事,一经查实,严惩不贷。”他拿出一份《第17军军纪条例》,递给陈雪梅:“这是我们的军纪,其中明确规定‘不拿百姓一针一线、不扰百姓一日安宁、不害百姓一条性命’,违者军法处置,绝不姑息。自建军以来,因违反军纪被处决的军官就有三人,士兵数十人,马军长从不含糊。”林文涛补充道:“陈小姐,我是燕京大学毕业的,之前在北平做过记者,亲眼见过北洋军阀的残暴,也去过冀南采访,那里的百姓对马军长的拥护是发自内心的。他们传唱的歌谣‘马司令,爱百姓,减赋税,办学堂,治匪患,享太平’,绝非虚假宣传。”王铁生也说道:“陈小姐,我们这些人,有的是从汉阳兵工厂出来的,有的是留洋归来的,之所以愿意追随马军长,就是因为他真心想做实事,想让中国强大起来。我们的兵工厂虽然简陋,但我们有热情、有决心,只要有你这样的专家指导,我们一定能造出不输欧洲的好武器!”,!陈雪梅沉默着,指尖紧紧攥着那份军纪条例,心中的挣扎越来越激烈。她想起了父亲临终前的嘱托:“雪梅,学好技术,回国去,让中国的士兵用上自己造的好枪、好炮,让百姓不再受战乱之苦。”她也想起了留学期间,欧洲人对中国人的歧视,想起了北洋军阀因武器落后而屡战屡败,让国家主权丧失的屈辱。“陈参谋长,我还有一个疑问。”陈雪梅抬起头,目光坚定,“如今北伐战争正酣,统一中国之路漫长而艰难,就算打倒了北洋军阀,还有列强环伺,尤其是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马军长的抱负,仅仅是统一中国吗?”陈明心中一震,没想到陈雪梅有如此远见。他站起身,语气郑重:“陈小姐所言极是,日本的野心,马军长早有察觉。他常说,‘保境安民,不仅要安国内之民,还要御外侮之敌’。我们现在北伐,是为了统一国家,凝聚力量,只有国家统一了,才能集中精力对抗外侮。马军长的最终抱负,是让中国摆脱列强欺凌,成为一个独立、强大、百姓安居乐业的国家!”他看着陈雪梅的眼睛,诚恳地发出邀请:“陈小姐,我们知道,回国意味着要面对战乱、艰苦的环境,甚至生命危险。但中国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第17军需要你,百姓需要你。我们承诺,给你最高的待遇——每月五百银元薪资,独立的研发实验室,充足的研发资金,你的家人我们会妥善安置,保证你的人身安全与研发自由。更重要的是,我们会给你一个实现抱负的平台,让你亲手打造中国的现代化兵工厂,让你父亲的遗愿得以实现!”“陈小姐,跟我们回去吧!”李力学激动地说道,“一起为中国的军工事业奋斗,让我们的士兵不再因武器落后而牺牲,让中国不再受列强的气!”陈雪梅的眼眶湿润了。陈明的诚恳,代表团成员的热情,以及那些真实的照片、军纪条例,都在一点点打消她的顾虑。她能感受到,这支部队与她见过的所有军阀部队都不同,他们有理想、有纪律、有真心为民的情怀。或许,马小丑真的是那个能让她实现抱负的人,冀南真的是那个能让她施展才华的地方。她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展会大厅里那些先进的欧洲武器,又想起了中国士兵手中的老旧步枪,心中做出了初步的决定:“陈参谋长,感谢你们的信任与邀请。我愿意先随你们回国看一看,实地考察一下冀南的情况,了解一下你们的兵工厂和部队。如果一切如你们所言,我愿意加入第17军,为中国的军工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陈明心中大喜,激动地握住陈雪梅的手:“太好了!陈小姐,谢谢你!我们一定不会让你失望!”代表团的其他成员也纷纷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连日来寻访人才的疲惫一扫而空。他们知道,找到陈雪梅,不仅是完成了马军长的嘱托,更是为第17军的军工事业找到了核心支柱,为中国的军工自主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展会大厅内,各国参展商仍在忙碌地介绍着自己的产品,人声鼎沸,灯火通明。陈雪梅站在人群中,望着陈明一行真诚的笑脸,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忐忑。她不知道回国后会面临怎样的挑战,但她知道,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方向,终于可以实现父亲的遗愿,为苦难的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陈明看着眼前的陈雪梅,心中也充满了憧憬。他仿佛已经看到,在陈雪梅的指导下,安阳兵工厂造出了先进的步枪、火炮,第17军的士兵们拿着自己造的武器,在北伐战争中所向披靡,最终打倒军阀、统一中国,抵御外侮、振兴中华。柏林的阳光透过展会大厅的玻璃窗,洒在陈雪梅与陈明紧握的手上,也洒在那些承载着希望的武器资料上。一场跨越重洋的偶遇,一次真诚的邀请,即将为中国的军工事业、为第17军的崛起、为马小丑的宏图伟业,带来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而陈雪梅的中原之行,也即将拉开序幕。:()军阀崛起:八美同堂定民国

书友推荐:神豪的后宫日常人生如局女神攻略调教手册斗罗大陆之催眠武魂在言情文里撩直男男主【快穿/np】可怜的社畜小欢喜之群芳乱欲继女调教手册(H)催眠系统让我把高冷老师变成性奴肉便器美母如烟,全球首富仙子的修行·美人篇吾母美如画签到十年,我成圣了斗罗大陆之极限后宫(无绿改)两小无猜被我催眠的一家人(无绿修改版)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一屋暗灯全家桶掌握催眠之力后的淫乱生活
书友收藏:推母之道恶魔大导演我的冷傲岳母和知性美母因为我的一泡精液成为了熟女便器 (无绿版)被我催眠的一家人(无绿修改版)斗破之淫荡任务我的美母教师仙子的修行妈妈陪读又陪睡蛊真人之邪淫魔尊掌中的美母影视大世界之美女如云众香国,家族后宫智娶美母豪乳老师刘艳娱乐圈的不正常系统(修正版)随心所欲神豪系统无限之邪恶系统冷艳美母是我的丝袜性奴影视之推女系统堕落的冷艳剑仙娘亲(大夏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