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春晚总导
随着时间临近十二月下旬,大多数要参与春晚首次彩排的人员基本上都已就位。
同时,韩逸两人与叶存亮的第二次会面也随之定了,地点直接定在了叶存亮办公室,这也预示着他们即将正式踏入央视总台。
不过,等真正进了叶存亮办公室,韩逸才发现叶存亮这个家伙确实如晏柏所料,老狐狸一只,一点儿也不老实。
办公室里坐着两人,一男一女,坐在主位上的就是叶存亮本人,所以这应该确实是他的个人办公室,至于旁边的这位女士,不巧,正是晏柏给他科普过的春晚总导演吕文心。
晏柏自如地上前跟人握手寒暄。
韩逸只有在自己被提及时才会应上两句。
用晏柏的话来说就是“上赶着不是买卖”,透过现象看本质,太过热络本身就是在传播一种信号—“我很便宜”,而大众有一种普遍心理—“一分价钱一分货”。
所以韩逸充分地发挥了自己的咸鱼本性,尽量言简意赅,不多说一个字,不热络,不高冷,却又不无礼。
而韩逸不知的是,从他一只脚踏入办公室开始,吕文心就把大多数目光集中到了他身上。
她对韩逸的第一印象是年轻、帅气,再加上他的名气,参加春晚倒是勉强可以,至于词曲创作还有待考证。
双方都不是什么闲人,所以也没过多寒暄,有志一同地选择了直奔主题。
晏柏十指交叉,不卑不亢道:“我们这次来,主要是为了商讨歌曲的事儿,但是在这之前,我觉得我有必要跟二位详谈一下价格问题……”
看叶存亮张口想说些什么,晏柏立马抬手制止,继续道:“请让我先把话说完,首先,我是个商人,在商言商,韩逸登上春晚舞台,您就算一分不给,我们也乐意,但是作为词曲创作人的话,这就过了,毕竟作为幕后工作者,得名的是台前的歌手本人,或许事后还有获利,受益的是整个节目组,而我们韩逸苦哈哈地忙乎一场,却什么都没得到,这就讽刺了,所以……既然不能得‘名’,那这‘利’我们还是想争上一争的。”
叶存亮当即扯出一抹苦笑,韩逸的歌曲报价,他可是特意打听过的,五百万还是最低价,他们整个节目组的总预算一共才三千万,怎么可能为了两首歌,就花去三分之一,更何况现在哪还有什么三分之一?
一年收入在于春,这是不少人对春晚的评价。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春晚每年的广告费都能卖出天价,去年保守估计至少十个亿,但赚得多,并不意味着经费多呀。
春晚的费用相较于收入而言,几乎可以说是零成本的。准确来说,办一台春晚不是花了多少,而是赚了多少!
上面要求“节俭办晚会”,这就是变相的卡脖子,一面要求春晚做出个样子来,给各大卫视晚会树立一个榜样,一面又要求拒绝娱乐圈的“歪风邪气”,可只有实操的人才知道,钱……是真的不经花。
他不由看向旁边的吕导,毕竟这位才是能真正拍板定乾坤的人。
吕文心俯身,缓缓放下手中一直握着的保温杯,抬头看向对面的人。
“晏总,这么有底气?”
“自然,”晏柏坦然点头,“没点儿真本事,我可不敢带着韩逸来这儿遛弯。”
“晏总应该知道我的难处,不怕真成遛弯了?”
“知道倒是不假,但我想凭吕导的能力,办法还是有的,我呢,小门小户的,就不班门弄斧了。”
听到这话,吕文心倏地一笑,连眼尾都露出了笑纹。
“自谦就不必了,晏总你可一点儿也不谦虚,我倒是对你口中的本事比较感兴趣,就是不知值不值得我去费那个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