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盼儿拿出云凝的论文,“我们的会议,你现在没办法参加,所以只能先谈论文,可以吗?”
云凝对常盼儿很有好感,她一直在征求云凝的意见。
云凝已经习惯了有关“2”分的调侃,那不是她的真实成绩,她也不在意。
但当有一个丝毫不在意的人出现,云凝才知道什么叫作舒服。
云凝:“可以的。”
常盼儿把云凝叫到前面,让她讲解论文内容。
直到现在,寇茂杰还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站在他面前的是……云凝?!
常盼儿看中了云凝?!
寇茂杰想到他查到的有关的云凝的信息。
一个人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有巨大改变?
常老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什么双向摇摆伺服机构,他还以为对研究有帮助,现在看来,万事还得靠自己。
大佬们好奇地看着云凝。
他们从事火箭研究行业多年,部分人在高校任职,近几年很少见到有冲劲、有天赋的年轻人。
尤其是常盼儿,她瘫痪后就没再去大学教书。
这位女同志究竟把论文写成什么样,才会被常盼儿关注呢?
云凝说:“我的论文主要研究的是捆绑运载火箭,即在一级箭体外部捆绑4个液体助推器,整体为两级+四助推结构,增加火箭推力,抢占商业发射市场。”
目前为止,商业发射市场被国外占据。
华国的研究虽然在世界排前列,但还未进入商业市场。
若按照云凝学过的历史走下去,起码要在三年后,国际发射频频失败,华国才开始争取商业任务。
现在航天强国也以“技术保密”为由对华国设置多重障碍,就连发射卫星的数量也被航天强国限制。
如果能将历史提前,华国就能更早地摆脱桎梏。
云凝的一番解说,让寇茂杰闭上嘴。
他想不通云凝的变化为何如此之大。
或许这些是陆凌教给云凝的?
但……陆凌会吗??
云凝道:“未来军费迟早会削减,稳定拨款转变为自负盈亏时,我们会面对极大的生存压力,所以必须要提前考虑。”
总工们面面相觑。
稳定拨款转为自负盈亏?
这是他们少部分人最近才嗅到的信号,大部分人还在坚信国家会一直拨款支持。
云凝是如何知道的?
云凝面不改色地编瞎话,“虽然国情不同,但发达国家的发展是有借鉴意义的,我说的内容,都是看到国外的情况后总结的。”
总工们看向常盼儿。
常盼儿慢条斯理道:“这是我欣赏这篇论文的原因,盈利。我认为,只靠国家的力量,没有盈利,是走不长远的。短时间内世界不会再爆发大规模战争,我们迟早要考虑盈利问题。目前我们研制的火箭推力,无法接国际上的商业发射任务。”
常盼儿高瞻远瞩,她的眼光被所有人钦佩。
可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接受起来没那么容易。
云凝说:“各位不用太过忧心,我们现在只是讨论,我会画几张草图,请常老帮忙看看。”
常盼儿点头答应,这事暂时搁置。
让他们立刻开始捆绑火箭的研制也不现实。
云凝看向寇茂杰,“至于双向摇摆伺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