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洁说:“自行车是家家户户必备的,未来也不会被完全淘汰,从商业角度考虑,很有前景。”
云凝问:“您有什么想法吗?”
禄旭升不动声色道:“以你的想法为准,不过我要提醒你,时间也是成本。”
一旦失败,对这几个年轻有为的工程师来说是不小的损失。
云凝完全理解老一辈人的抗拒,她点头,“明白。”
这个会议没说什么重要内容,只能算是给项目开了个头。
会议结束,祝如云和章炎来到禄旭升的办公室,“他们真要搞起来了?”
禄旭升点头。
祝如云问:“你看好吗?”
禄旭升说:“军转民谈何容易,航天讲究的是精度,是小产量。民用是要大规模生产的,用航天的成本去搞民用,换做哪家企业都要赔死。”
祝如云道:“那你不提醒他们?”
“他们自己体会出来,比我说几句更管用,就算我说了,他们也不会服气。”禄旭升淡淡道,“换作是你,整个大院都瞩目的人,你会听信一个老家伙的话吗?”
祝如云笑道:“你这话说得可有点酸。”
章炎说:“云凝来之前,咱们几个之中,除了常老,真正能算天才的只有老禄吧?老禄可是正正经经做过很多有重大突破的项目的,现在发现长江后浪推前浪,心理不平衡了。”
祝如云挑眉,“这可就是你的不对了,谁能厉害一辈子?有新人能撑得住是好事。”
禄旭升拧紧眉,没再说什么。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们是该摔摔跟头,”祝如云道,“就像老禄说的,军转民哪有那么容易?还要卖自行车?等他们真的把成品做出来,再算算成本,就会打退堂鼓了!”
小办公室的几人也在开小会。
云凝严肃道:“目前的形势来看,总部里估计不会有几个人支持我们,我们只能靠自己,包括去联系车间的师傅,也只能靠自己。”
“这不怕,”明宇说,“有我家梦雨在,车间的事情你放心。她虽然没办法工作,但技术都在,有她指导,就没有做不出来的东西。”
连洁也说:“研究什么不困难?直接说计划吧。”
云凝点头,“现在最需要解决的是……”
孟海看向云辇。
云凝郑重道:“如何压缩成本。”
航天标准和民用标准差距太大。
甚至可以说,航天制造是不惜成本的,但民用不行。
一旦涉及做生意,就必须考虑成本,压低成本才有利可图。
但压低成本的同时又不能降低质量,如何把航天技术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这才是最难的点。
云凝拿出设计图,“我考虑的主要是材料方面的问题,这是自行车的设计图,结构非常简单,孟海就自己改造过自行车,他很了解。我们可以先从材料入手,做铝合金自行车。”
运载火箭目前使用的是7075系列铝材,拥有超高强度。
除了自行车,铝合金还可以用在很多领域。
云凝打算先用自行车练练手。
除了铝合金,航天使用的还有很多新材料,比如隔热材料可以制造高级保温建材,简化火箭控制系统,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生产线。
先不提能不能赚到钱,只要这些计划能顺利完成,对普通人来说都是有好处的。
科研生产处的办公室很热闹。
沙曲几人聚在办公室,义愤填膺地讨论“商业化”的问题。
“以前发射卫星想竞标,那是展示我们的实力,现在这算怎么回事?好好的工程师跑去研究一些破烂,生产火箭的车间要改造民用设备?”
“我们一步步走到今天不容易,如果连我们都走上这条路,对得起先辈们吗?”
“唉,年轻人的思想还是不够坚定,这是教育的失败,也是我们的失败。”
一群人愁眉苦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