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向北驶去,沿途一路上都是蓝天碧湖。人流和车流逐渐多了起来,甚至某些弯道路口会堵车。
为了能更近看洱海,詹星半个身子都转了过去,两只手趴在车窗上。
他们路过一辆停靠在公路旁边的车。主人下车拍照去了,但后座的车窗没关,留下一只阿拉斯加犬在后座。它也正两只爪子扒在车窗框上,詹星和它对视了一眼,狗子吐着舌头对他笑。
他愣了一下,低头看着自己的动作,默默地把手放下来坐正了。
詹星看着路过的湖面,那上面竟然有一座很小巧的岛,像颗印章似的,岛上还建了一座庙,“这有座岛?好小啊。”
“嗯,那是小普陀,也叫海印岛。”林东晴说。
“海印岛,这个名字贴切。”跟他想的一样,他觉得这座小岛好像是在国画上的印章落款。
经过小普陀后,很快就能到挖色镇了。
挖色三面环山,一面临湖,平静的湖面上倒影着蓝天白云,让人感觉仿佛置身镜像世界。
詹星问:“挖色是什么意思?”
林东晴:“海边的沙滩,差不多这个意思。”
“这是白族的语言?”他记得大理是白族的自治州。
“对,这里是白族聚居地。”
正对着洱海的那面有挖色镇的标识性建筑。那是一座写着挖色二字的牌坊,三层飞檐,以红色和蓝色为主色调,飞檐上有形状似鱼的石雕。
“那上面的是鱼吗?”詹星孜孜不倦地问。
“是鳌鱼,有吉祥的寓意,洱海边住的本地居民以前都是渔民,靠湖为生,后面为了保护生态禁渔了。”林东晴解答了他的疑惑。
詹星惊叹道:“林老板,你懂的真多。”
林东晴无奈一笑,“说什么呢,我也是大理人啊。”
詹星之前在学校选课时,曾读过几个和民俗相关的选修课程,例如民间美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油画是西方舶来的画种,但艺术教育也很注重本土化,正好他对国内民俗方面的艺术也很感兴趣。
他刚才在车上点头跟林东晴过来,也是有这个原因,他想感受当地人的生活,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居民。
车一路向北,很快便开到了林东晴的朋友家。
他家跟路上看到的很多居民楼很像,感觉这应该就是典型的传统白族民居。门口竖着一个牌子写着“李师傅私房菜。”
木门敞开着,从外面看不到里面的庭院,因为门后就是一块白色的照壁,大理和云关的很多居民楼门后都有这个照壁,詹星猜测可能是风水和地理环境有关。
那上面画着山水花鸟,中间还有几个龙飞凤舞的字,写着“青莲遗风。”
詹星忽然想到李白号“青莲居士”,这家主人姓李,这照壁上选的词语应该是和主人的姓氏息息相关的。
他转头向林东晴求证,对方赞许地点点头,“詹同学,你真聪明。”
詹同学扬了下眉毛。
他们一起拐进庭院里,一个小身影从屋内跑出来,然后“啪”地一下摔在林东晴脚下。
林东晴蹲下扶起他,小孩抱住他的腿,抬起头喊:“爸爸!”
詹星瞪大了眼睛,“你儿子啊?!”
林东晴回头沉默地看着他。
屋里一个男人急急忙忙地跑出来:“诶呦不好意思!这是我……诶,东晴到了?”
林东晴拿起抓着他裤子的小孩手,递给前面的男人,“来,还你儿子。”
对面的人嘿嘿一笑,接过小孩的手,把小孩拉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