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及其表现
一、善于识别不良情绪
情绪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晴雨表,一方面,强烈的情绪告诉我们,我们的生活极大地受到了其他人或事的影响,并促使我们做出相应的行动;另一方面,当我们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中感到很少或没有感到任何情绪时,则说明我们的需求、目标或价值观没有受到影响。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首先要学会识别自己的情绪,特别是对人的身心和学习工作产生影响的负性情绪。
情绪可分为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正性情绪倾向是指个体倾向于体验正性情绪状态的特点,与此相反,负性情绪倾向是指个体倾向于体验负性情绪状态的特点。情绪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有重要影响。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情绪同其智力活动呈正相关。精神愉快、情绪乐观的人,智力发挥处于最佳状态,积极的情绪会激发人们学习办事的动机和热情,提高效率;情绪低沉,心情忧郁,对思维加工过程会产生破坏作用,使知觉范围狭窄,思维活动呆板,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如考试焦虑影响成绩发挥;不喜欢某教师或某学科影响听课效果;心情抑郁不愿吃饭易失眠等。不仅如此,情绪还会影响人际关系和身心健康。
苏联学者鲁陶什金制定了“心理气氛圈”图示分析方法[1],通过该测试,可以了解自己目前的心境。“心理气氛圈”分为四个象限:第一象限为“情绪饱满区”;第二象限为“不满意区”;第三象限为“悲观区”;第四象限为“愉快区”。
我们可以根据图4-2中的愉快不愉快、积极消极等两个坐标线上的7个等级,确定自己一周以来每天的情绪状态,在坐标上标出情绪状态的位置,并将其相互连线画出相应的曲线;一周后,可根据两个坐标线,画出一周以来的“心理气氛圈”(见图4-3)。
当你心烦意乱,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的时候,你可以使用“心理气氛圈”进行自我分析,进而采取行动调整自己。
图4-2情绪状况记录
图4-3心理气氛圈
二、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
大学生的生活其实并不像外人想的那样阳光明媚,他们也可能被各种负性情绪所困扰,脱身不得。这里所指的情绪困扰是指过于强烈或持续时间过长的情绪反应。
程晓玲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做了一个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有35。71%的大学生经常感到压抑、35。15%的大学生经常感到烦恼、27。79%的大学生经常感到空虚、30。64%的大学生经常感到烦躁,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有时或经常会出现情绪失衡、焦虑、孤独感、寂寞感,为自己的前途感到困惑和担忧[2]。有学者对北京高校在校大学生的情绪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20%的大学生都存在严重的焦虑,40%的大学生患有轻度的焦虑。此外,一项对重庆市大学生抑郁状况的调查显示:无抑郁的人数占20。23%,轻度抑郁的占47。86%,中度抑郁的占19。07%,重度抑郁的占12。84%。从上面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负性情绪较多。下面将介绍几种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情绪。
(一)焦虑
尽管焦虑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情绪,但它可以作为一种情绪信号,让我们警惕威胁或危险(Gorman,2002)。当我们面对的威胁是真实的并可以确定时(如错过考试的危险),焦虑会促使我们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避免这类事情发生。因此,我们不应一味地排斥负性情绪,负性情绪也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的目标是接纳并掌控它。遗憾的是,当实际并不存在危险时,例如,做演讲或看牙医时,我们通常也会感到焦虑。倾向于长期焦虑,或“无缘无故”地感到忧虑的人们对充满压力的情境反应过度,因而把情况搞得更糟。此外,高度焦虑会扭曲我们的知觉和思维,从而影响我们的表现。由于焦虑使我们不停地采取不必要的行动,致使所有的精力都被消耗光。它使我们变得非常紧张和疲惫,从而剥夺了很多生活乐趣(陈永琴,2007)[3]。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考试焦虑是一种很常见的问题,那么考试焦虑是会帮助你更好的学习,还是会妨碍你的表现呢?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和情境。一般来说,焦虑和考试表现之间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如图4-4所示,即焦虑水平低时,我们没有什么动机,只会在简单的任务上表现得良好;中等焦虑水平会提高我们的表现,直至达到某个点;但高度焦虑时人们会变得心烦意乱,注意力不集中,因此考试表现会越来越差。同时,人们的最佳焦虑水平有很大的个体差异。焦虑水平相对较低的人通常只能在面临挑战时,例如,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才能做到最好。而焦虑水平偏高的人在压力较少的情况下表现得更好,至少对困难的任务而言是这样。在这两种类型中你更接近于哪一种呢?你是否发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情境,以及你自身对技能和动机的掌控呢?
图4-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如果你的学业表现受到考试焦虑的阻碍,减少焦虑的策略可能使你受益。例如,当你发现自己在考试过程中产生焦虑时,可以使用一些减少焦虑的语句,例如,“我知道我能行”和“我每次就解决一个问题”。有效应付考试焦虑的另一种方法是好好学习。
专栏
如何应对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是一种“高度唤醒”和“过度担忧”的心理状态,让人感到浑身不自在、紧张、出汗、心怦怦跳。这种担心和唤起的混合作用使人心烦意乱,思绪纷杂,因而分散了考试时的注意力。以下是心理学家在研究中提出应对考试焦虑的一些成功方法,可供我们参考。
充分准备很多考试焦虑的学生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复习功课,或着手准备太晚。因此,应对考试焦虑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考试前努力搞好复习。另一个方法是在考期到来之前进行适当的过度学习,把知识掌握牢固。准备充分的学生一般考分高,焦虑少,不会过度紧张。
学会放松放松是降低考试焦虑的另一个方法,比如呼吸放松法、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等。当然,如果你能从别人那里获得情感上的支持,那么参加考试时的焦虑程度也会降低。因此,你不妨在考试之前和你的老师谈一谈有关问题,与朋友或同宿舍的室友一起准备考试,这些都会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