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1-10-25]。http:neolitics2011-1025c_122197737。htm。
[18]文化志愿服务正式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EBOL][2012-12-19]。http:enming。hhm201210t20121019_895066。shtml。
[19]“文化志愿者基层服务年”系列活动在京启动[N]。中国文化报,2013-04-24。
[20]推动文化志愿服务成为社会新风尚——访文化部副部长杨志今[N]。中国文化报,2014-01-17。
[21]郭英。中美公共图书馆志愿者服务现状之比较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8):53。
[22]刘芳。图书馆文化志愿服务体系构建研究——以全运会文化志愿服务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8):49。
[23]李先忠。“三圈”理论视野下北京志愿服务项目运行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12(11):44。
[24]志愿服务今后或可享受回馈激励[N]。新闻晨报,2012-12-04。
[25]于丽艳。探索“文化志愿者”专题网站建设的有效途径[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3(11):95。
[26]阮可。志愿服务有很多功课要做[N]。中国文化报,2014-03-27。
[27]敬彪。对完善文化志愿服务管理体制的思考[J]。大众文艺(学术版),2014(5):270。
[28]胡本春。对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以安徽马鞍山为例[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41。
[29]徐爱丽。文化志愿者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探讨[J]。邢台学院学报,2013(4):72。
[30]高和荣。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与完善——基于厦门的研究[J]。湖湘论坛,2012(6):86。
[31]徐春林,曲宗文。大力加强社区文化志愿服务者队伍建设[J]。学习月刊,2006(5):62。
[32]孟志丹。图书馆文化助残志愿服务的实践与思考——以辽宁省图书馆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4(2):30。
[33]陆海燕。国外关于志愿者激励的研究及其启示[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31。
[34]何为。两岸志愿服务制度对比分析及其启示——以台湾地区高校志愿者培训制度为例[J]。社会工作,2010(8):40。
[35]广东省文化厅:着力打造优秀志愿品牌不断提高文化服务质量[EBOL]。[2012-10-17]。http:enming。zyfw_298zyjsyzhgdldgd_3502201210t20121017_890820。shtml。
[36]廖筱逊。紫金县文化志愿服务模式初探[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1(4):88。
[37]丁元竹,江汛清,谭建光,等。中国志愿服务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32。
[38]魏娜。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成就、问题与展望[J]。中国行政管理,2013(7):66。
[39]缪仲妮。论我国志愿服务法律制度的完善[J]。南京社会科学,2006(7):92-94。
[40]党秀云。论志愿服务的常态化与可持续发展[J]。中国行政管理,2011(3):51。
[41]张承清。浅谈群众文化与文化志愿者[J]。神州民俗(学术版),2011(168):111。
[42]北京市文化志愿者体系建设稳步推进[N]。中国文化报,2010-07-29。
[43]成都搭建文化志愿服务网络[N]。中国文化报,2013-02-06。
[44]成都市文化志愿者协会成立暨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EBOL]。[2012-11-13]。http:。zyhdSho?ArticleID=3648。
[45]推动成都市文化志愿者服务全域覆盖[N]。中国文化报,2014-07-11。
[46]浙江黄岩以“乡村大使”着力构建文化志愿服务体系[EBOL]。[2012-05-23]。http:theory。people。。GB491574916517967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