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笔下小说>公共文化服务概论>第四 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第四 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第2页)

加强少儿文艺创作、表演队伍建设,注重培养少儿文艺骨干力量,加大政府对少儿艺术演出的政策扶持力度,增强少儿艺术表演团体的发展活力。积极扶持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人特点、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和播出。精心策划、创作、编辑、出版一批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等未成年人读物和视听产品。做好面向未成年人的优秀影片、歌曲和图书的展演、展播、推介工作。积极鼓励、引导、扶持软件开发企业,开发和推广弘扬民族精神、反映时代特点、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游戏软件产品。积极推进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让健康的文化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进入校园、社区、乡村、家庭。

(三)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风气

在有条件的校园和社区内,要有组织地建设一批非营业性的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学校要加强对校园网站的管理,规范上网内容,充分发挥其思想道德教育的功能。要遵循网络特点和网上信息传播的规律,充分考虑未成年人的兴趣爱好,加强网上正面宣传,为广大未成年人创造良好的网络文化氛围。

(四)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坚决查处传播**、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出版物。严格审查面向未成年人的游戏软件内容,查处含有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行为和恐怖、残忍等有害内容的游戏软件产品。加强对玩具、饰品制作销售的监管,坚决查处宣扬色情和暴力的玩具、饰品。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的规定,推广绿色上网软件。进一步优化校园周边环境,中小学校园周边200米内不得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不得在可能干扰学校教学秩序的地方设立经营性娱乐场所。

四、残疾人文化权益保护

加强残疾人文化权益保护,不仅能够丰富残疾人的精神世界,而且有利于残疾人提高自身素质,陶冶道德情操,改善生活状况,实现自我解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一)要把残疾人文化权益保障切实纳入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局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在规划和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过程中,要切实将残疾人的文化建设纳入其中,给予特别指导和支持,统筹安排,同步实施;国家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项目,要充分考虑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在项目设计、组织落实过程中,针对残疾人的实际困难和特殊需求,提供必要的服务内容和参与条件。

(二)努力保证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均等的文化服务

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免费向残疾人开放或给予优惠,并提供无障碍服务;整合各种社区文化资源,鼓励在现有公共服务设施中开辟便于残疾人参与、设施无障碍、场所固定、形式有效的文化活动场所。各级公共图书馆建立盲人阅览室,配置盲文读物及相关设备;支持乡(镇、街道)、村(社区)设立残疾人阅读专柜(角);各级文化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社区文化中心要积极为残疾人提供参与文化、体育活动的场地,增加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内容;要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市(地)级以上广播电台开设残疾人专题节目;扶持省、市(地)两级电视台开播“手语栏目”;继续推进影视作品和电视作品字幕加配工作;各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中要设立残疾人文化、体育活动场所,配置文化、体育活动用品用具;组织编制城乡无障碍设施建设规范、残疾人文化体育设施设备和器材标准等技术法规;采取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形式,加大残疾人特需文化、体育产品的研发与供给;各种文化、艺术活动,要鼓励、吸纳残疾人广泛参与,重视残疾人创作和残疾人题材的文艺作品,并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特别扶持。

(三)深入开展面向残疾人的专题文化活动

“残疾人文化周”要按照集中与分散、定期与日常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多种形式、有利于残疾人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寓教于乐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扩大残疾人参与的覆盖面;要进一步加大经费保障力度,使文化周活动成为广大残疾人展示特殊艺术才能、集中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要在试点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残疾人文化进社区”项目建设,为基层残疾人提供必要的文化、体育活动用品,提供基层残疾人参与文化生活的基本条件。

五、城市低收入群体文化权益保护

谈到城市低收入群体,人们通常想到就是如何解决好其食能温饱、居有定所的基本生存保障问题。而实际上,对于城市低收入者的权益保护来说,不仅要保障其生存权,还要尽量保障其发展权。发展更多地要依靠知识技能与文化,低收入者同样有读书看报、看电视、听广播等基本文化需求,政府也有责任引导他们进行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努力帮助他们提高文化素养、学习各类知识,寻找以文化改变命运的契机。

(一)提高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在城市低收入人群中的知晓率继博物馆免费开放之后,2012年年底之前,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全部实现向公众免费开放。公共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实现了全体公民公共文化艺术消费的“零门槛”。但是,低收入群体的生存压力往往迫使其敏于关注维持基本生存的信息,而容易忽略文化、民生信息。所以,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注意加大针对低收入群体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的宣传,针对低收入群体的生存状态,尤其要注意引导低收入群体家庭的子女认识、了解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利用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充实知识、提升自己。总之,要引导低收入人群充分利用公共文化馆免费开放等机会,改变收入不足带来的文化生活匮乏状况,实现自己的文化权益。

(二)文化惠民工程项目和基层公益文化设施布点向低收入者聚集的社区倾斜考虑到低收入人群生存压力大、居住条件差、出行不便等困难,政府及其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提供的广场公益演出、公益电影放映、公益阅报栏设置等服务,应避免所有社区“一刀切”的做法,重点安排到低收入群体聚集的社区。

(三)探索财政针对城乡低保户实行文化消费定额定向补贴

有条件的地区,还可积极探索财政针对城乡低保户实行文化消费定额定向补贴,主要用于低保户订报、购书、看电影、看电视等基本文化消费,以引导低保户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服务。

【思考题】

1。怎样认识公共文化需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2。公民文化权益主要指哪些权益?其外在表现如何?

3。公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哪些?

4。保护弱势群体基本文化权益的意义何在?

【推荐阅读】

1。[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挪威]艾德等:《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权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3。艺衡、任珺、杨立青:《文化权利回溯与解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徐莉:《城乡一体化中农民文化权益保障研究》,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1。

书友推荐:一屋暗灯迟音(1v1)小欢喜之群芳乱欲我的道家仙子美母吾弟大秦第一纨绔可怜的社畜债务偿还系统伏特加与曼特宁神豪的后宫日常配种(1V1,SC)戏里戏外(1v1)H斗罗大陆之催眠武魂仙子的修行·美人篇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重生之娱乐圈大导演娱乐圈的曹贼娱乐圈的不正常系统(修正版)端庄美艳教师妈妈的沉沦无绿修改版房客(糙汉H)影视大世界之美女如云
书友收藏:女神攻略调教手册韵母攻略冷艳美母是我的丝袜性奴租赁系统:我被女神们哄抢!娱乐圈的无耻统治者蛊真人之邪淫魔尊我的教授母亲(高冷女教授)我丰乳肥臀的瑜伽教练母亲和保守的翘臀长腿女友被得到催眠APP的猥琐大叔调教成了专属肉便器邪恶小正太的熟女征服之旅妈妈又生气了斗罗大陆之极限后宫(无绿改)无限之邪恶系统掌中的美母娱乐圈的不正常系统(修正版)众香国,家族后宫人妻调教系统随心所欲神豪系统赛博经纪人我的冷艳教师美母和明星校花女友变成同学们的性奴竟是一个熊孩子的策划四合院之啪啪成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