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应用开发是信息技术发展的持续热点。一方面,电视机、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等家用电器和个人信息设备都向网络终端设备的方向发展,形成了网络终端设备的多样性和个性化,打破了计算机上网一统天下的局面;另一方面,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电子媒体、网上娱乐技术日趋成熟,不断降低对使用者的专业知识要求和经济投入要求;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网络服务等技术的提出和服务体系的形成,构成了对使用互联网日益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使信息技术日益广泛地进入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从而促进了网络经济的形成。云计算、物联网、智能服务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智能城市”、“无线城市”加快建设,也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三)信息技术发展
信息技术发展的总特征是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中心,从典型的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技术驱动与应用驱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根据有关专业机构预测,未来五年的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一是发展基于情境的服务技术,这是将现实世界与数据有机结合的新兴技术,能够将从不同渠道获取的数据进行快速整合;二是融合型数据架构技术,能够实现新老数据库以及不同数据系统之间的转化和衔接,有效处理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数据;三是产业化数据服务技术,能够对数据共享实现产业化运作;四是社交驱动信息技术,将改变客户、员工以及合作伙伴利用技术手段同外界实现互动的方式;五是平台即服务技术。[12]同时,各个技术门类的发展十分迅猛。
1。集成电路
微电子与光电子技术于1954年进入集成时代后,其发展趋势是芯片面积越来越大,集成度越来越高,尺寸越来越小,系统日益完善,是21世纪微电子技术发展的重点,将会产生一系列崭新的技术和经济增长点。除此之外,量子器件、生物芯片、真空微电子技术、纳米技术、微电子机械系等都将成为21世纪的新型技术,有人预计在未来十多年内可以产生存贮量达到每立方毫米100万G,而功耗仅仅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千万分之一的生物芯片,能够通过高速非标准运算模拟解决问题,将为未来量子计算领域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13]
2。通信技术
现代通信技术向着网络化、数字化、宽带化方向发展,音视频和多媒体技术突飞猛进,音视频技术是当前最活跃、发展最迅速的高新技术领域。数字技术促进了音视频、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的融合,总的趋势是向综合信息业务网方向发展。随着光纤技术在通信中的广泛应用,通信技术的带宽正在快速变大,正向带宽化迈进。
3。传感技术
包括信息识别、信息提取、信息检测等技术在内的传感技术,它几乎可以扩展人类所有感觉器官的传感功能。传感技术、测量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遥感技术,将会在农田水利、地质勘探、气象预报、海洋开发、环境监测、地图测绘、土地利用调查、灾害性天气预报、森林防火,尤其在地质找矿、森林和土地利用调查、气象预报、地下水和地热调查、地震研究、水利建设、铁路选线、工程地质及城市规划与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些具体技术发展,支撑了信息化呈现出以下基本特征:高速大容量化,随着要传递和处理的信息量越来越大,高速大容量是必然趋势;综合集成化,采集、处理、存储与传递的结合,信息生产与信息使用结合等都体现了综合集成的特征;网络化,通信网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使用终端或使用者都被组织到统一的网络中,形成了“机-人-社会”的网络。
4。云计算
云计算可以被看作一种技术,但更主要的是被看作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服务模式,是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之后的第三次信息化浪潮。它是传统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如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效用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负载均衡等融合发展的产物。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对云计算的定义是:云计算是一种模式,它是把无处不在的、方便的、按需分配的网络资源,整合成为一个共享的、可以自由获取的计算资源池。这些计算资源池只需极少管理和服务,就可以快速分配和释放。
它的五个基本特性:按需分配的自助服务、宽带网络访问、资源池化、快速弹性、可评测的服务。三个服务模式:软件即服务、平台即服务、基础设施即服务。四种部署方式:私有云,即为单独的组织所独享;社区云,由一个特性的社区所独享;公共云,向公共开发使用;混合云,是由多种不同云设施(私有云、社区云和公共云)的混合体构成。
5。大数据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建立在网络上数据的不断增多,海量的网络数据不但成为一种战略资源,而且催生了新型的技术类型,从传统的计算机数据,发展出了网络大数据。
大数据的基本特点,一是数据体量巨大,从TB级别跃升到PB级别;二是数据类型繁多,包括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三是价值密度低,在连续不间断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有用的数据仅有很少的片段;四是处理速度快,按照1秒定律。基于大数据的技术,就是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信息,判断趋势,提高效益。对大数据技术的成功运用,将改变日常生活、经济发展和国家治理的面貌,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延伸阅读8-1
大数据(BIGDATA)
TB,是Terabyte的缩写,指万亿字节。8个二进制位为一个字节(B)。数字信息容量一般用KB、MB、GB、TB、PB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1024B=1KB(千字节),1024KB=1MB(兆字节),1024MB=1GB(千兆字节),1024GB=1TB(百万兆字节),1024TB=1PB(万亿兆字节)。从2009年开始,“大数据”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汇。美国互联网数据中心指出,互联网上的数据每年将增长50%,每两年将翻一番,而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数据是最近几年才产生的。大数据不仅仅指人们在互联网上发布的信息,包括工业设备、汽车、电表上的数码传感器,测量和传递着有关位置、运动、震动、温度、湿度乃至空气中化学物质的变化等产生的海量数据信息,都是大数据的重要内容。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Bigdata)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某种程度上说,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明白这一点至关重要,也正是这一点促使该技术具备走向众多企业的潜力。大数据可分成大数据技术、大数据工程、大数据科学和大数据应用等领域。目前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应用。大数据的运用将改变人们对复杂信息的分析处理能力,因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数据”:http:baike。baidu。view6954399。htm。
三、信息化发展的重点
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可以概括为: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走中国特色的信息化道路。围绕这个战略任务,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十分广泛。
(一)产业信息化
主要包括农业信息化,就是利用公共网络,提高农村网络普及率,整合涉农信息资源,规范和完善公益性信息中介服务,建设覆盖农村的信息服务体系,提高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工业信息化,就是促进信息技术在能源、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和化工等行业的普及应用,推进设计研发信息化、生产装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网络化,大力扶持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业信息化,就是发展网络增值服务、电子金融、现代物流、连锁经营、专业信息服务、咨询中介等新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
(二)管理信息化
主要是指政务信息化,建立以政府为主体、以公民和企业为对象、以互联网为基础、各级政府相互配合、多种技术手段结合应用、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村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社会管理信息化,就是形成全面覆盖、高效灵敏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完善社会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运行机制,增强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监控、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综合监管信息化,就是围绕财政、金融、税收、工商、海关、国资监管、质检、食品药品安全等关键业务,建立相关业务系统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信息共享体系,建设企业、个人征信系统,提升国民经济预测、预警和监测的信息化水平。
(三)文化信息化
1。网络文化生产
网络文化内容生产和服务,是依托网络环境进行数字文化内容建设,构建网络文明虚拟空间。网络文化生产要通过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网络文化创作实践,激发全社会的网络文化生产积极性,增加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和服务,创新网络文化服务模式,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生态。
2。网络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