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麦努的家庭组雕,着色石灰石,出自吉萨2197号墓,属古王国第5王朝时期,现藏波士顿博物馆。3个大人,2个小孩。彭麦努站在中间,他的妻子站在他的左手边,用右手放在她的肩上,表现了夫妻亲密的关系。在彭麦努的墓里还有表现彭麦努3个年龄段的雕像(也可能是表现他担任不同官职的雕像)。
图13。16彭麦努的家庭组雕。波士顿博物馆藏
涅弗(Nefu)和他的妻子克亨麦特-舍菊(Kheju)的家庭组雕,花岗岩,出自吉萨7946号墓,属古王国第5王朝时期,现藏波士顿博物馆。涅弗是一个宝库监督。他的妻子拥抱着他,非常恩爱。这说明在古代埃及人的家庭关系中,男女的关系有平等的一个方面。这可能是一对年轻的夫妇,还没有孩子,至少在此雕像中没有反映出来。
图13。17涅弗夫妇像。波士顿博物馆藏
现藏都灵埃及博物馆的一幅浮雕中,丈夫和妻子各自抱着一个孩子,表明了在家庭中夫妻之间的和睦关系。
另外一幅浮雕也是收藏在都灵埃及博物馆,在这幅浮雕中,丈夫抱着孩子,而妻子是空着手的。
图13。18夫妻各抱一个孩子。都灵埃及博物馆藏
图13。19抱着孩子的丈夫。都灵埃及博物馆藏
但有的资料反映的情况又是与此矛盾的。例如,从很多雕像可以看出,妻子不论采取何种姿势,总是比自己的丈夫矮小,或是丈夫坐着,而妻子则是站着,甚至是跪着。有人指出,古代埃及留下的墓葬都是男人的,即都是丈夫的,而没有妻子的,墓里的浮雕和绘画也反映出,女性实际上是处于附属地位,说明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不高。例如,在下面这个尼库拉的组雕中,尼库拉的妻子不是与她的丈夫并肩而坐,而是跪在丈夫的脚边。此雕像是用石灰石雕刻而成,出自萨卡拉墓地中一个小的、未曾装饰的马斯塔巴墓,1952年被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尼库拉是第5王朝晚期的人,其官衔是谷仓管理人。从雕像上看,他是坐在一个石墩子上,头戴假发,上身**,下穿短裙。他的妻子名叫涅布库(Nebku),跪在他的左脚边,他的女儿名叫尼库涅布提(y),可能年龄还小,所以**着身体站在他的右脚边。
图13。20尼库拉家庭组雕。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再如下面这座出自萨卡拉的雕像,属第5王朝时期,现藏德国柏林博物馆。丈夫坐在凳子上,他头戴假发,上身**,下穿短裙,双手放在膝盖上。他的妻子头戴中分假发,上身**,下穿白色亚麻长裙,却是跪在他的右边,用左手搂住丈夫的小腿。儿子(头已经毁坏了)站在他的左边,全身**。从这个组雕可以看出,在这个家庭中妻子和丈夫的地位不是平等的,妻子不是和丈夫相亲相爱地坐在一起,也不是和丈夫一起站着,甚至不是丈夫坐着,妻子站着,而是妻子跪在丈夫的旁边。可能正是由于丈夫是一位大官,地位很高,或者丈夫的大男子主义太严重等原因,使得在墓里的组雕中出现了如此不平等的夫妻关系。
图13。21家庭组雕。柏林博物馆藏
我没有见到中王国时期的家庭组雕,因此,关于中王国时期文物中反映的夫妻关系没有什么可说的。
新王国时期的家庭组雕中反映的却都是夫妻平等的。没有见到那时的夫妻关系像古王国时期差距那么大的情况。
例如,新王国第18王朝的图特摩斯三世和阿蒙霍特普二世时期的卡米门(Kamimen)家庭组雕(石灰石,现藏巴黎卢浮宫博物馆)中,卡米门夫妇坐在一把宽大的高靠背椅子上,他们的儿子则坐在他们之间靠前一点的一把矮的凳子上。夫妻两人各用一只手揽住对方,以示亲密。
图13。22米卡门家庭组雕。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
再如萨蒙特夫妇像(石灰石,现藏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这是一座夫妻双人雕,他们夫妇生活在新王国第18王朝的图特摩斯三世和阿蒙霍特普二世时期。他们均头戴假发,上身**,下穿白色长裙,长裙上有象形文字,那显然是他们的名字。他们坐在一把高靠背椅子上,各用一只手揽住对方,以示亲密,另一只手则放在腿上。
图13。23萨蒙特夫妇像。巴黎卢浮宫博物馆藏
还有一组着色雕像(石灰石,由Schiaparelli发掘于麦迪纳,现藏意大利都灵埃及博物馆,文物编号:C3056),可能是一座夫妻组雕。他们都头戴假发,身穿白色长裙,长裙上有他们的名字。他们坐在一把高靠背椅子上,各用一只手揽住对方,以示亲密。
图13。24家庭组雕。都灵埃及博物馆藏
在新王国时期的家庭组雕中,我们没有见到夫妻不平等的现象。新王国时期的绘画中反映的也是夫妻之间的相对平等,如在梅纳墓里的一幅渔猎图中,梅纳和他的妻子都是站在船上,只是他的妻子稍矮一点而已,只有他们的女儿是蹲在梅纳的**,这可能是因为画面已经很满,没有地方可以容纳下她的缘故。
古代埃及普通人一般是一夫一妻制,但也有少数人有2位妻子的情况。例如,在底比斯西部的造墓工人村中,据记载,有一个人有5位妻子。不过,我们不知道这5位妻子是同时的,还是有先后顺序的。普通人,由于经济等原因,不可能是多妻的,只能是一夫一妻的。古代埃及的家庭状况也说明了这个问题,即古代埃及多半是小家庭:丈夫、一位妻子和孩子。文物也说明了这个问题,从古代埃及的组雕看,基本上是一夫一妻的,一夫两妻的很少。
关于古代埃及女性的社会地位,虽然一般说妇女在社会上的地位较高,但从整体上看,女性在婚姻关系中仍然不占主导地位,男子在各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更不用说军事了)都占主导地位。在婚姻关系上也是如此。有人根据新王国时期的资料指出,在新王国时期的婚姻关系中,夫权制有如下几方面的表现:从考古发掘看,私人墓地大多为男性所有,女性一般没有自己的墓地和祭堂,她们只能葬入为其丈夫准备的坟墓中,墓室中的一切铭文和装饰图案都以男性墓主为主题,在墓里虽然有墓主的妻子的形象,但基本上都与墓主人的事务有关,而很少与妻子自身的有关。在墓室铭文中,墓主人与其妻子所生的孩子一律被称为“他的儿子”或“他的女儿”,而从来不称为“她的儿子”,或“她的女儿”,或“他们的女儿”。不过,妇女也不是绝对没有自己的墓,甚至墓里还有自己的礼拜堂,从考古发掘的资料看,古代埃及也有女性的墓,不仅公主、王后有自己的墓,有些贵族女性也有自己的墓,如在波士顿博物馆展出的文物中,一个名叫萨廷特提(Satii)的女性的墓就有小礼拜堂,此墓属萨卡拉地方第6王朝国王特提的墓地,在这个小的礼拜堂中假门占据了一面墙。
从古代埃及的文物中我们看到,古代埃及人是希望一家人和睦相处的,许多墓中的浮雕都反映了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情景。
图13。25妇女萨廷特提墓里的礼拜堂假门。波士顿博物馆藏
阿美涅姆赫特(Ame)的埋葬石碑,着色石灰石,高30厘米,宽50厘米,1915—1916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于阿萨希弗(Aassasif)地方的TTR4号墓发现该石碑,属中王国第11王朝时期,现藏开罗埃及博物馆。这座石灰石石碑上浮雕的内容像是冥世的一次家庭宴会的情景。在这场宴会上,整个家庭的成员都出现了,他们是墓主人及其妻子、他们的儿子(名叫安特弗,Antef)和儿媳妇(名叫伊庇,Ipi)。父母和儿子坐在一条长凳子上(凳子的两端有挡板,凳子腿被雕刻成动物的腿形),父亲和儿子相对而坐,儿子的双腿在这边,父亲的双腿应当在另一边,但我们现在看到的却是父亲的双腿似乎也在这边,这是因为古代埃及人不会透视的缘故,所以,看起来很别扭。儿媳妇站在他们的对面。父亲和儿子似在拥抱,母亲的双手也放在儿子的双肩上,很是亲热。凳子下面有一个篮子,里面装有东西;地上有2个装香料的容器,桌子上堆满了食物(肉、蔬菜等)。石碑上的铭文为祈祷奥西里斯供给墓主人及其妻子以食物。
图13。26阿美涅姆赫特的埋葬石碑。开罗埃及博物馆藏
但是,在古代埃及的文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夫妻不和的现象,如古代埃及的一个故事《昂普、瓦塔两兄弟》。故事说,从前,一家有两兄弟,哥哥叫昂普、兄弟叫瓦塔。哥哥昂普娶有一妻,此妇人不守妇道,要勾引弟弟瓦塔,被弟弟拒绝,妇人恼羞成怒,便恶人先告状,对丈夫说瓦塔勾引她,使兄弟两反目,她还要丈夫杀死弟弟。瓦塔向兄长说明了真相,后兄弟两分开了,瓦塔离开哥哥后住到了一个叫作松树谷的地方。当时埃及的九神为瓦塔造了一个女人,作为他的妻子。但此女被国王见到了,并让她成为自己的王后,此女命人砍倒了瓦塔灵魂所在的那棵松树,从而使瓦塔死了。但后来他的哥哥昂普又把他复活了,瓦塔复活后看到自己的妻子成了王后,十分气愤,王后又要杀害瓦塔……这个故事说明,即使是普通人的婚姻,也可能现出因为妻子红杏出墙而破裂的情况。
所以,古代埃及人也有女人是祸水的观念,古王国时期的《普塔霍特普的教谕》中就说:“不论走到哪里,千万不要接近女人!接近女人是多么不幸,打扰女人又是多么不受欢迎。成千的男人丧失了美德:片刻间宛若梦幻,死神就将降临,只因他认识了女人。”[7]这篇教谕写成于第6王朝后半期,在《昂普、瓦塔两兄弟》中,说到哥哥昂普的妻子想勾引弟弟瓦塔,但弟弟不上当,结果嫂子反污蔑瓦塔,使两兄弟反目,这也是说坏事都是缘于女人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