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广播电视新闻结构的特殊性
广播电视新闻结构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导语的形式,新闻要素的处理方式及时态的安排上。
1。导语及新闻要素的安排
在美国、英国等电视发达国家,将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统称为电子新闻导语,他们对电子新闻导语写作的研究比较具体。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同新闻要素的处理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学习和研究广播电视新闻结构首先要了解广播电视新闻导语的特殊性。
(1)电子新闻导语的特点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是新闻中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在多数情况下,除开同步报道中的突发事件直播需要记者用口头播报的方式即兴将导语讲述出来,绝大多数的广播电视新闻导语是要用文字来写作的。
导语写作是新闻报道的重要方面之一。广播电视新闻的导语无论是对新闻要素的处理,还是写作技巧的运用都同文字新闻有很大区别。
在某种程度上讲,写广播电视新闻的导语并不是侧重于写出什么花样来,而是侧重于判断、分析导语到底应该包含什么东西。换句话说,就是寻找构成一条导语的内容,导语写作必然同新闻要素的处理密不可分。
(2)电子新闻导语写作要领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是让人们开始注意收听收看的一个信号。
听众、观众对第一句话或第一段话能否引起关注,关系到对新闻内容能否注意收看。因此,行之有效的一个方法是提供最新信息。
新的信息往往能引起人们的注意,新的信息也是人们想要知道新东西的心理需求。
文字新闻导语,要求概括消息中的重要内容。广播电视新闻则不能先将重要内容告知观众,因为听众、观众一听即过,往往不能记住,通常,听众、观众接受了一个新信息,然后才进入特别关注的收看状态,这时新闻再提供主要内容。所以,广播电视新闻在导语中提供最新信息即可。
提供最新信息,记者就要在新闻事实构成中寻找到。有些事物已经在社会上明显存在,记者就要寻找新的动向、新的动态。
(3)怎样安排事件
在传统的“5个W”和“一个H”这6个新闻要素中,广播电视新闻导语最有可能提供的是>
一条导语中的what可以成为许多内容。一般情况下,它是新闻中主要事件的交代。
较好的导语交代“什么事”的时候,应该考虑观众的因素。例如:
“粮油价格继续上涨”,这是一条简洁具体的导语;
“人们要花更多的钱买粮油”,这也是一条生动、清楚的导语;
“我们要花更多的钱买粮油”,这是一条包含了观众因素的更为亲近的导语。
相比之下,最后一条导语更为可取。
(4)如何交代地点和时间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中永远有必要告诉观众事件发生在什么地方。
许多电台、电视台的节目会传送到好几个地区,甚至通过卫星传送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因而,撰写导语的时候千万不要忽略地点的交代。
通常,地点可以放到导语的末端,注意不要放到细节之后。交代地点时要说得具体,如果涉及具体地点,不要笼统地说某个国家,千万不要以为所有的观众都清楚记者提供的地点在什么地方。如果听众和观众收听或观看了新闻后还在猜测事情发生在哪里,这就是导语写作中的漏洞。
笼统时间的交代,关于新闻发生的时间,是否在导语中强调,那要看新闻的时间因素是否对新闻事件具有重要意义。偶尔使用“今天”是可以的,但用滥了却是不可取的。如果要用,就要在导语中给出。但是在最新消息的栏目中,导语写作时可以省略。如果在一般新闻中,需要特别交代时间,强调其时间因素,那就要具体交代清楚,要注意这一特定时间对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有其新闻价值。有些新闻节目强调刚刚收到的消息,以引起观众注意。但是新闻中如果没有重要内容,则没有必要强调刚刚收到。通常,“新近发生的”“近来”“最近”这样的时间因素可以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