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晓》是孟浩然所有作品中传唱最广的一首。诗人抓住春晨的一刹那,镌刻了自然的神髓,生活的真趣,抒发了对醉人春光的喜悦,对盎然春意的酷爱。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清人沈德潜称孟浩然的诗“语淡而味终不薄”[7],这首《过故人庄》正是绝佳的写照。这是一首田园诗,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语言朴实无华,意境清新隽永。
4。高适与岑参
高适(约700—765),字达夫,渤海(今河北景县)人。其诗以写军旅生活最具特色,粗犷豪放,遒劲有力,是边塞诗派的代表之一,与岑参齐名,世称“高岑”。高适作诗以质实的古体见长,好的律诗不多,但他写的一些与从军边塞相关的绝句,亦有气质浑厚、境界壮阔的特点。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一首送别诗,虽是分别在即,却表达出昂扬奋发的雄壮之气,后两句更是词短意长,成为临别赠友的千古名句。
岑参(715—770),原籍南阳,移居江陵(今湖北荆州)。他曾赴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掌书记,再赴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任职,对边塞生活深有体验。岑诗以边塞诗著称,多写边塞风光及将士生活,以雄奇壮丽的风格成为边塞诗派的代表。岑参的边塞诗大都脍炙人口,而他的送别诗虽然不及边塞诗出名,却也同样写得十分出色。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赴边塞时对家乡和亲友的思念,情真意切。虽只是用家常话描写眼前景致,却能道出人人心声,成为客中绝唱。
5。王维
王维(701—761),字摩诘,原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父辈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进士及第,任大乐丞,因事贬为济州司仓参军。曾奉使出塞,回朝官尚书右丞。安史之乱中身陷叛军,接受伪职,受降官处分。王维虽为朝廷命官,却常隐居蓝田辋川别业,过着亦官亦隐的居士生活。王维多才多艺,能书善画,诗歌成就尤以山水诗见长,描摹细致,富于禅趣。苏轼谓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指出其诗画的特色和造诣。在王维生活的最后10年及其去世后的20年间,他被认为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而到中唐诗人重新评价盛唐诗时,李白和杜甫被抬高至他们从未有过的杰出位置,王维则被排列于李白和杜甫之下,但他作为盛唐三大诗人之一的声誉仍然保持至今。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是一位早熟的作家,上面这首诗就是他17岁时的作品。这首诗写得非常朴素。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节倍思亲”成为思念亲人的千古名言,打动无数游子离人之心。
渭城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送朋友去西北边疆的诗。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此诗后来被编入乐府,广为传诵,成为饯别的名曲。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唐朝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的这首《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说天宝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经常为他人演唱这首《相思》,听者无不动容。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在他的山水诗里,喜欢创造静谧的意境,这首诗也是这样。诗中所写的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