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笔下小说>怀念一匹羞涩的狼>旧梦录

那声音让我从梦中醒来,又让我回到梦里。我知道楼下的街市上又有一位身上挂满竹笛的人从人群中走过,他简单而悠扬的旋律在喧闹的市声里,在拥挤的水泥建筑的狭窄缝隙里,一直传到城市嘈杂的底部,也把懵懂在午后光线中的我直送到思绪的边缘。

我确信在中国原产的事物中,竹子是最好的一种。这种在南方北方都十分常见的亦草亦木的植物,因为枝节的挺拔秀美,而被视为高风亮节的人格化身,它夹带了水的灵透,充盈着隐秀与阴柔之美,只需要最简单的生存条件,就可以顽强而茂密地生长,把它的根系一直插到污淖的泥地和坚硬的岩层之中。而由竹子制成的乐器,则非常传神和完美地体现了它的这些品质。对它的声音,每一个人都无法无动于衷,哪怕是一条蛇,也会随之起舞—这不是神话。

一根竹笛。

我听见它在遥远的昨天吹奏着,和在今天闹市的喧哗中细弱的音调是多么不同。

那个乡村的年轻人,吹出了那天籁一样的声音。我不知道为什么有的人总是聪明到无师自通的地步,在乡村,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任何地方的人都会受到神灵与自然的恩泽,聪慧的人类和凝聚着灵脉的土地一同生存着,自古以来都没有中断过。他的笛声在寂静的乡村格外婉转悠扬,在稍闲的后晌,这样的时刻,在荒凉简单的乡村场院,在黄昏的薄雾里,传染着淡淡的感伤和无法遏止的遐想,把寂寞的乡村人带到不可知的远方。

一个美丽的少女爱上了他,她从很远的另一个村庄经过这里,驻足良久,她费了许多周折找到了他,想对他表达爱意,可没想到他却是一个半瞎子—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是一个“白蘑菇”。

姑娘哭着走了,她努力接受最终又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那么美的笛声却是出自这样一个人的口,这怎么可能?整个村子的人像赶集一样地出来挽留她的背影,一片惋惜之声。而小伙子却并不悲伤,他既没有惊喜,也不曾失望,他心如止水,静若处子,依旧居住在辽远的寂静与落寞里,吹出他动人的旋律。

那或许是贫穷的年代里仅有的浪漫了。我不敢说我的记忆有多少想象的成分,总之那是我童年里最生动的一个场景了。后来他就吹着他的笛子远走异乡,去做他的流浪诗人去了。据说他的另外一只眼睛也很快就瞎了,他成了一个说书人。

乡村自有永恒不灭的传说,这传说正是起源于那无尽的寂静与落寞,乡村就这样进入了神话,葆有着他不曾熄灭的梦想与活力。那时乡村的时间几乎是静止不动的,苦难和欢乐都如止水上的浮萍,茂密地生长,却不见死去。也许那印象纯粹是源于人的童年记忆,在我的岁月里,没有人能比他们活得更有滋味和境界。在漫长的黑夜里,在没有喧闹、没有新闻、没有噱头闹剧、没有灯红酒绿,甚至也没有女人和爱情的乡村的黑夜里,一支竹笛发出穿透时光与生命的音符,成为灵魂中不朽的飨筵。

物质和欢乐都不会拯救人。一切关于幸福的许诺和关于美好未来的叙事,不过都是一次虚构,一次消费时间和生命的虚构,一种统治现实的理由。物质只能带来更多的欲望和痛苦,欢乐只能在最后留下悲伤和虚空。当那贫穷的岁月消失,那寂静里永恒的诗意也消失了,乡村的安详与梦境也随之无影无踪。这不是夸张和无病呻吟,看着老百姓过几天好日子不舒服,这就是今日乡村的现实,物质的东西比从前当然已经进步了许多,可那充满着幻想的悸动和永恒的沉稳的诗意,如今在哪里?

那个人老了,佝偻着背,衣衫褴褛,他远远地坠在了时间的后面。他置身于都市和乡村的夹缝之中,露宿在街头的垃圾中间,都市的人们不会有一个正眼瞧他,连那些聆听过他的美妙笛声的乡人们也不再把他放在眼里。他们正沉溺在那吵吵嚷嚷的武打片中,还有溢满了虚假眼泪的连续剧里,哪里还顾得上他?人就是这么薄情,他那破烂的棉袄和乌白的眼睛,已经成了人们嘲弄的笑料。

他的竹笛呢?在这午后时分,正是他从遥远后街的小屋中随意地涂抹和点染乡村图画的时刻,柳丝斜摆,蝉声顿挫,时光仿佛进入了失重的虚空,蜻蜓随着那轻柔的笛声在水塘的绿波上飞舞,仿佛晨光中的细雨,给农人的心中带来丝丝滋润和惬意的慵懒。可那时,另一个苍老的人站在寂静而陌生的街口,用他笨拙的乡音,询问着那个泥墙的小院,他最终看到的,却只是一座扔满了垃圾的废墟。群蝇在那里上下飞舞,废弃的塑料袋子在燥热的日头下迎风飘扬,昔日的水塘已经干涸,只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积存着一汪黑黑的臭水,乡村众多造假的作坊里正传出杂乱的噪音。

他的心中充满了焦渴、悲伤和疑惑。这难道就是那个被称为家的地方吗?就在他未回到这里之前,他还在做着那种物是人非、人面桃花的凄婉之梦,可现在,人物俱非,那份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尴尬梦想,也成了奢侈。

这一刻,他觉得自己和世界正一起迅速地变得苍老,而且,他们互相之间还在迅速地遗忘。因为那美妙的笛声,已渐渐被都市和乡村共有的喧嚣无情地吞噬,并和他自己愈渐迟钝的听觉越来越不能相容。

两只书箱

在幽暗和寂静中,它们默默地躺在那里。蛐蛐在墙角鸣叫着,窗外树叶婆娑,古旧的老屋隔开了我与世界的关系,让它们成为我最亲密的朋友。

这是我童年记忆中抹不去的一幕。两只纸箱,我已不知将它们把摸了多少次,从阴暗潮湿的箱橱底下拖出来,再放回去,这样重复着。但每次重复获得的都不相同,我是在无数次翻展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它们,那些薄厚不一、五光十色、纸页枯黄的书本,每一次都给我带来新鲜的刺激。我无法完整地描述那种感受,我每一次都在增加着对它们的理解,但限于我那时的年龄,我似乎又永远无法完全理解它们,而这使得它们对我而言的那种神秘感总是有增无减。在贫乏的岁月里,它们成了一个我永远探求不尽的宝藏,一个让我激动、遐想和销魂的神秘世界。

我从那两只纸箱里获得了最初的读书经验。许多年后,我总在考虑一个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阅读?如今,我拥有数量不菲的书籍,并且背靠条件优越的资料室和图书馆,但总也找不回那种心醉神迷的感觉。带着种种功利的目的、任务,当我将自己逼入阅读之中时,我感受到的是迷惘、拒斥和疲惫。这是没有色彩、缺少想象、没有自由也没有灵感的痛苦的阅读,是被异化了的阅读。

两只纸箱,静静地蹲在黑暗里。

它们发着古铜色的光芒,照耀着我黯淡的童年。我那时并不明白父母亲为什么一定要坚持将它们放在暗无天日的套间的角落中,并且反复叮嘱我不许将它们拿到外面去。但现在想来,那环境恰好营造了一种必要的氛围和心境:幽深、静谧,有时令人不寒而栗,有如鬼神相伴。我第一次在那里读到了《聊斋志异选》,读到了《中国古代笔记小说》《唐宋词一百首》,读到了鲁迅的《呐喊》《彷徨》《野草》,还第一次读到了文学杂志—三本1963年的《人民文学》。当然,读到的最多的还是《红岩》《暴风爆雨》《革命母亲夏娘娘》《欧阳海》《高玉宝》之类的书。那是一种饥渴中的饱餐,对于一个孩子来说,那些质量参差的书并没有多大区别,它们带来的兴奋、欣悦和刺激几乎是一样的,每一本书都提供了一个语言的世界,一个可供想象和飞翔的空间。

然而有些印象是终生难忘的,我对于诗歌的偏爱大致源自那本《唐宋词一百首》。当然那时最吸引我的,还不能算是那些词本身的意义,因为一个孩子的感受深度总是很有限的。可是意想不到的是那薄薄的书里的白描插图有效地帮助了我的理解,那些古色古香的图画总是引人遐思,比如“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比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比如“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尤其是苏轼的那首《念奴娇》中的词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所配的插图最是令人难忘:高耸的绝壁下是滚滚翻涌的江流,一条船从下面的惊涛骇浪中驶过,船中的三五游客正在观看岸边激起的团团浪花,意境真可谓惊心动魄。

那箱中的书种类堪称芜杂,但那正是令我惊喜的。记得我曾经非常喜欢一本由出身农奴的藏胞巴桑所讲述的苦难家史汇编成的“白皮书”,那些惨不忍睹的血泪经历,还有藏民的独特生活曾给我深深的震撼。无从理解而使我望而却步的是那些政治和哲学书,《反杜林论》《国家与革命》一类。有趣的是一些计划生育的宣教材料每每会给我以新鲜的刺激。在所有书本中,我最喜欢的是一套“**”前父母读中学时使用的“初级中学课本”—《文学》,有厚厚的一摞,它们可以说是我最系统的启蒙教材,其中收集了古今中外各种文类的最优秀的作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应有尽有,有节选自古典名著的《解珍解宝》《三顾茅庐》《刘姥姥一进荣国府》,有选自话本小说的《灌园叟晚逢仙女》,有选自外国小说的《小公务员之死》《俄罗斯性格》等,甚至还有京剧脚本《打渔杀家》的片段,现代和当代的作品也相当多,鲁迅、茅盾、叶圣陶、老舍、蒋光慈、瞿秋白、柔石、艾芜、秦兆阳、周立波、赵树理……十分全面且非常精粹。那是一套迄今为止使我受益最多的书,我的关于文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就是那时形成的。我总在想,那时的中学教材怎么就编得那样好,那样丰富,而现在的中学教材以及由此造就的阅读模式,怎么就那样地让人感到今不如昔?

许多文学以外的书和父母用过的课本也使我受益良多,那些内容丰富的历史、地理教科书总是让人流连忘返,成为极好的知识性和消遣性的读物。这样的书还有关于生物学知识的《植物学》和《动物学》等,它们图文并茂,更具不可抗拒的魅力。这些有关博物学知识的书籍为什么如今不再出现在我们中小学的课堂中?它们难道不是“素质教育”最好的教材吗?

在许多夜晚,我都常常回到遥远的记忆里,回到把摸那些古旧枯黄的书页的情景中,闻见它们弥漫在失散的时光中的幽雅的古香。它们的纸张是粗糙的,但它们所负载的知识和思想却曾经那样丰盈饱满,岁月赋予了它们更高的价值。

然而,后来那两只纸箱却失踪了,等到我有足够的力量真正通读它们的时候,它们却随我流逝的童年而一起消散了。回想起来,这罪责除了老鼠以外,主要是在于我自己的粗疏和顽劣,它们有的被我借出而失散,有的则被折了纸板或飞机,或被弃置在角落里霉变……每想及此便不由黯然自责。如今,虽然我的存书早已超出并涵盖了当年那两只小小的书箱,但那份读书的随心与自由、天真与梦想却早已一去不复返。

1997至2001年,断续于济南

书友推荐:迟音(1v1)韵母攻略斗罗大陆之催眠武魂催眠系统让我把高冷老师变成性奴肉便器重生之娱乐圈大导演熟女记伏特加与曼特宁房客(糙汉H)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配种(1V1,SC)人间政道潮湿女配她只想上床(快穿)只想当侯爷,奈何妻妾想打天下娱乐圈之风流帝王美母如烟,全球首富端庄美艳教师妈妈的沉沦无绿修改版母上攻略续(白虎版)回归之美母俏姐在言情文里撩直男男主【快穿/np】
书友收藏:父债子偿四合院之啪啪成首富推母之道蛊真人之邪淫魔尊赛博经纪人无限之邪恶系统熟女记我在三国当混蛋我的冷艳教师美母和明星校花女友变成同学们的性奴竟是一个熊孩子的策划我丰乳肥臀的瑜伽教练母亲和保守的翘臀长腿女友被得到催眠APP的猥琐大叔调教成了专属肉便器随心所欲神豪系统人妻调教系统我的美母教师斗破苍穹之后宫黑人恶堕妈妈陪读又陪睡绿意复仇——我的总裁美母美母的信念宗主母亲与巨根儿子的淫乱性事影视之推女系统恶魔大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