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城的朝暮总裹着清润的烟火气,不知不觉间,沈云苑已在此盘桓十日。这十日里,陆景行几乎寸步不离,日日换着花样带他领略云溪的景致与风味——清晨牵着马,陪他逛遍早市的鲜货摊,尝刚出炉的葱花饼与甜豆浆;午后登望云楼,看全城青瓦连绵,指尖为他指点远处的山峦与溪流;傍晚寻到城郊渡口,并肩坐在石阶上,看落日将江面染成金红,听渔舟唱晚。
同行的人时常轮换,秦越与苏婉娘总爱结伴而来。婉娘性子爽朗有主见,与秦越相处时向来是她拿主意,想去城外山涧摸鱼便直言提议,想尝哪家的点心便直接带路,秦越向来言听计从,乐呵呵地跟着忙活,还总不忘帮她拎着小包袱、递上水囊;林昭与苏文晏也常加入,几人或在城中茶寮品茶对弈,或去近郊果园采摘鲜果,婉娘只在与秦越的相处中主导节奏,与其他人相处时则随和自在,热闹得像一群不知愁的少年。顾晏辞虽不常全程相伴,却总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偶尔递上一本稀见的药草图谱,偶尔带着他们找到巷尾的老字号,递上沈云苑爱吃的蜜饯,不多言,却处处妥帖。
这日午后,几人聚在城西的临水酒肆,桌上摆着云溪特色的醉虾、清炒时蔬与冰镇酸梅汤。沈云苑捧着瓷碗,指尖沾着凉意,忽然轻声道:“明日,我该回江南了。”
喧闹的酒肆瞬间静了几分,陆景行握着筷子的手猛地一顿,玄色劲装衬得他脸色微微发白,语气带着几分急切:“这么快?不再多留几日?我还没带你去看城东的瀑布,还没尝过巷尾张记的猪油糕。”这些日子的快乐太过鲜活,让他几乎忘了沈云苑本是江南来的过客。
沈云苑眼底闪过不舍,却还是轻轻点头:“出来十日,爹娘该惦记了。何况云溪与江南是邻城,往来也方便。”他说着,从怀中取出一枚温润的玉佩,正是他随身携带的传声玉。
顾晏辞见状,率先开口:“我在你这传声玉中添入我的灵力印记,日后想联系了,呼唤姓名便能传声。”话音落,他指尖凝起一缕浅淡灵力,轻轻点在传声玉上,玉面泛起一层柔和微光,灵力印记已悄然融入。
陆景行连忙效仿,指尖泛起同样的灵力光泽,落在传声玉上,语气急切又认真:“阿苑,我也加上!路上若有任何事,立刻唤我!等我处理完琐事,就快马去江南找你!”
秦越、苏婉娘、林昭与苏文晏也依次上前,各自注入一缕灵力。他们虽无正经宗门传承,却都有家学渊源,这点灵力操控不在话下,几道微光在玉面流转后渐渐隐去,传声玉已记下六人印记,从此两城相隔也能即时呼应。
婉娘拍了拍沈云苑的肩,语气爽快:“邻城本就不远,快马一日可达,马车也才一天半路程,如今有了这传声玉,更是随时能说话,往后想聚便聚!”秦越立刻附和:“对对对!婉娘说要去江南拜访,到时候阿苑可得带我们好好逛逛,先在传声玉里跟我们说说江南的好去处!”
林昭与苏文晏也纷纷应声,说着往后要常通过传声玉分享趣事,冲淡了离别的愁绪。沈云苑握紧手中的传声玉,指尖能感受到玉面残留的灵力暖意,心中一暖,轻声应道:“好。我到江南后,第一时间用传声玉唤你们报平安。到时候带你们游西湖,逛夫子庙,吃最地道的江南小吃,让你们尝尝与云溪不一样的风味。”
快乐的时光总像指间的沙,攥得越紧,流逝得越快。第二日清晨,沈云苑的马车已停在院外,行囊整齐地堆在车辕上。陆景行、顾晏辞、秦越、苏婉娘、林昭与苏文晏都来送行,站在巷口,神色间满是不舍。
“路上慢些,马车颠簸,别贪快。”陆景行上前,帮沈云苑理了理披风的领口,语气带着细细的叮嘱,“到了江南,记得第一时间用传声玉唤我们。”
沈云苑点头,握紧手中的传声玉,目光掠过眼前的众人,眼底泛起淡淡的湿意:“你们多保重。景哥,晏辞,秦越兄,婉娘姑娘,林昭兄,文晏兄,我在江南等着你们。”
顾晏辞补充道:“这传声玉经六人灵力加持,传声范围足够覆盖两城,寻常对话无需担忧,若有急事,也能即时呼应。”他语气依旧平淡,却藏着不易察觉的牵挂。
婉娘拍了拍秦越的胳膊,笑道:“回去好好歇着,我们这边安排妥当,就去江南找你!传声玉可别闲置,常跟我们说说江南的新鲜事!”秦越连忙点头:“没错没错,可别让我们等太久!”
马车缓缓启动,沈云苑掀开车帘,握着手中温凉的传声玉,看着站在巷口的六人,身影渐渐变小,直至消失在街巷的拐角。鼻尖萦绕着药草的清香与朋友间的暖意,心中百感交集。
十日的时光,不长不短,却足够让一座城、一群人,在心底生根发芽。云溪城的烟火气,陆景行的热忱,顾晏辞的温润,婉娘的爽朗、秦越的随和,还有林昭与苏文晏的真挚,都已成为他难以割舍的牵挂。马车行驶在官道上,两旁的景致飞速后退,沈云苑知道,这不是离别,只是一场短暂的分别。有传声玉维系着牵挂,有相邻的城池缩短着距离,更有彼此心间的情谊牵连,心之所向,便不惧路远,而那些未说出口的情意与牵挂,也将在传声玉的灵力回响中,慢慢生长,愈发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