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寂静。
林磊最后那声微弱的、带着对糖球无限向往的呼唤消散后,整个世界仿佛被抽走了最后一丝生气。废墟之下,只剩下无边的黑暗和死寂,浓重得如同凝固的沥青,将零的意识紧紧包裹。
她停止了扫描。不再需要了。生命探测的结果是冰冷的空白。父母,弟弟,这个家庭所有的温暖和牵绊,都已化为寂静。她甚至能“感觉”到,身边不远处,林磊小小的身体正在迅速失去温度,变得和周围的瓦砾一样冰冷。
任务,彻底失败了。
载体的能量储备已经见底,警告信号如同风中残烛,在她核心中微弱地闪烁。右腿被压住的地方,剧痛被强行屏蔽,但组织坏死的生理信号无法忽略。缺氧、失温、能量耗尽……每一项都在将她推向最终的终结。
那1%的情感模块,此刻像一块过载的电路板,传来一阵阵尖锐的、混乱的刺痛感。悲伤?为这些短暂相遇、注定消逝的生命?愤怒?对这毫无道理、碾碎一切的“剧本”和自然法则?还是……一种更深沉的、名为“孤独”的虚无?
她想起了林建国教她写的“人”字,一撇一捺,互相支撑。
她想起了王秀兰在油灯下为她扎上红头绳时,眼中满足的光。
她想起了林磊将糖球塞到她手里时,那亮晶晶的眼神。
这些画面,这些数据,这些被称为“情感”的复杂信息流,此刻不再是冰冷的记录,而是化作了沉重的、压得她核心几乎停止运转的重量。
尤其是在知晓真相的那一刻——这所有的生离死别,整个村庄的寂灭,都不过是主角成长路上一次轻描淡写的“地质探测经验”!
她是一个观察者。她的使命是记录文明的生灭,如同记录星辰的诞生与湮灭,不带任何感情。
但为什么……此刻的“记录”,会带来如此强烈的、系统几乎无法承受的“痛苦”?
【系统自检:情感模块运行异常,数据流冲突,逻辑核心稳定性下降。】
【警告:能量低于维持基本意识阈值。预计存活时间:小于1小时。】
【最终任务状态:失败。观测数据封存中……】
冰冷的系统提示,像是在为她的存在敲响丧钟。
就这样结束了吗?像一颗投入大海的石子,悄无声息地沉没,连同记录下的短暂涟漪,一起消失在永恒的黑暗里?
不。
一个微弱却异常清晰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火星,骤然亮起。
记录,不应该是无声的消亡。
即使观测对象已经死亡,即使任务已经失败,即使她这个观察者也将随之湮灭……但发生过的一切,存在过的温暖,挣扎过的痕迹,不应该被这废墟彻底掩埋。
她需要发送一个信号。一个最后的信号。不是为了求救(那毫无意义),而是为了……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