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时间,转瞬即逝。
苏清月利用这三天,不仅将新一茬的灵田打理得郁郁葱葱,更是将自己关于杠杆原理与阵法结构优化的一些初步构想,整理成了几张图文并茂的草图。她没有直接给出《基础物理学》的公式,而是用此界修士能理解的“力臂”、“支点”、“省力”、“能量传导效率”等概念,重新诠释并图示了杠杆在稳定阵基、优化灵力输出节点分布等方面的潜在应用。
第四日清晨,朝阳初升,将金色的光辉洒满焕然一新的清月居。小聚灵阵运转良好,院中灵气氤氲,十株变异月光草在日光下银边流转,煞是好看,角落里的环境监测站安静伫立。
一道剑光精准地落在篱笆院外,云胤的身影显现。他依旧是一身月白,清冷如玉,只是今日,他的目光在触及清月居的瞬间,微微顿了一下。
显然,他察觉到了此地的变化。不仅仅是那个已然成型、运转流畅的小聚灵阵,更是这院中明显提升的灵气浓度,以及那几株灵气波动迥异于常的月光草。
“云前辈。”苏清月早已等候在院中,含笑见礼。
云胤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他的视线先是扫过整个院落,在那环境监测站上停留了一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讶异,随即目光便落在了那几株变异月光草上。
“此草……昨夜灵气异动之源?”他语气虽是询问,却带着几分笃定。
“前辈明鉴。”苏清月侧身引路,“正是晚辈种植的月光草,借阵法之利与月华之精,侥幸产生了一些良性异变。”她引着云胤走向灵田,近距离观察。
云胤俯身,修长的手指并未触碰草叶,只是隔空感受着那精纯的月华与草木生机交织的灵气,眼中讶色更浓。“灵气纯粹,生机盎然,已非凡品。你于此道,天赋异禀。”他难得地给出了一个算是极高的评价。
“前辈过奖,不过是机缘巧合,加之此地灵气尚可罢了。”苏清月谦逊了一句,适时地将话题引向今日的正题,“前辈请看,这便是晚辈布置的小聚灵阵,核心便是前辈上次指点所需的那块聚灵玉。”
云胤的目光随之落到道场核心处的聚灵玉上,神识细细扫过整个阵法脉络。片刻后,他点了点头:“阵基布置尚算工整,灵力流转也还顺畅,初次布阵,能做到此等地步,算是不错。”这已是他能说出的、近乎褒奖的话语。
“多谢前辈认可。”苏清月心中一定,知道展示自身价值的时机到了。她取出那几张精心准备的草图,双手递上,“晚辈前几日研习前辈所赐玉简,偶有所得,关于那‘杠杆’之理,觉得或可应用于优化部分基础阵法的结构,减少灵力内耗,提升阵法稳定性。这是晚辈的一些粗浅想法,还请前辈斧正。”
云胤闻言,眉梢微挑,接过那几张粗糙的草纸。起初他神色尚还平淡,但随着目光在那些简易却精准的图示和注解上扫过,他的表情逐渐变得专注起来。
草图上,苏清月用清晰的线条标注出几个常见低阶阵法(如聚灵阵、预警阵)中,灵力节点分布和能量传导路径可能存在的“冗余”或“薄弱”之处,并提出了利用类似“杠杆”的结构进行重新分配和支撑的构想。虽然只是理论推演,但其思路之新奇、角度之刁钻,直指传统布阵手法中一些习以为常、却未必最优的环节。
尤其是指出聚灵阵中,部分阵基承载灵力不均,导致局部灵力淤积或流失,若能以特定角度和结构“撬动”灵流,可使整体灵力分布更均衡,效率提升至少半成到一成。
半成到一成!对于低阶修士或许不明显,但对于高阶阵法,尤其是大型复合阵法,这一点点的效率提升,可能意味着天壤之别!
云胤看得极其认真,甚至伸出食指,在空中依着草图的线路虚划了几下,推演着灵力流转的可能性。他越看,眼神越是明亮,那是一种遇到了值得探究的难题时的专注与兴奋。
“此处,‘力臂’若再延长三分,辅以‘微尘阵’纹路分散应力,是否效果更佳?”他忽然指向草图一处,抬头看向苏清月,目光灼灼,不再是之前的平淡审视,而是带着探讨的意味。
苏清月心中一笑,知道鱼儿上钩了。她从容应答:“前辈高见。晚辈亦觉此处尚有优化空间,只是限于修为与材料,尚未能实践验证。若能在关键节点嵌入属性相合的小型法器作为‘支点’,或许能承载更强的灵流,适用范围亦可拓宽。”
两人就在这灵田旁,一个指着草图侃侃而谈,引经据典(来自玉简)又夹杂着异界术语(巧妙转化),一个凝神倾听,时而提出质疑,时而补充推演,竟真的围绕着这几张草图,展开了一场跨越知识体系的“论道”。
云胤发现,苏清月的许多想法虽然初看天马行空,细思之下却往往直指核心,蕴含着一种他未曾接触过的、极其严谨的逻辑之美。而她对于“力”与“结构”的理解,更是让他这个醉心杂学的金丹真人也感到受益匪浅。
“你这些想法……很有意思。”良久,云胤放下草图,看着苏清月,清冷的眸中带着毫不掩饰的欣赏,“虽略显稚嫩,未尽其功,然其思路,别开生面。于低阶阵法改良,或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