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不知何时已悄然出现在我们身边,仿佛她一直就站在那里,只是我们刚刚才注意到。
她依旧带着那仿佛能抚平一切焦躁与不安的、温馨而完美的笑容,周身上下纤尘不染,裙摆纹丝不动,仿佛刚才那覆盖了整片天空、将我从失控翻滚中温柔“抱”下来的庞大纳米集群,以及那随手施加、效果如同神迹的“治疗术”,都只是我们的一场集体幻觉,与她这位优雅的引导者毫无关联。
然而,她的存在本身,就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独特的亲和力场,如同春日暖阳,让人不由自主地卸下心防,感到放松与安心。
她将目光转向脸色依旧有些发白、显然还未从刚才那番“极限体验”中完全恢复过来的黄泰和林默,声音柔和得如同最上等的丝绸拂过耳畔:“二位,看你们的状态似乎不太好,是否需要我提供一些帮助,让你们感觉更舒适一些?”
黄泰此刻正用袖子擦着嘴角,胃里还在隐隐抽搐,听到问话,忙不迭地用力点头,动作幅度大得几乎要把脖子甩断,他现在连一个完整的音节都发不出来,只剩下生理性的反胃和劫后余生的虚脱感。
林默虽然依旧强撑着维持站姿,脊背挺直,但仔细看去,能发现他的指尖有细微的颤抖,呼吸也比平时略显急促,他同样微微颔首,用最简洁的动作表达了肯定的需求。
然后,神奇到令人匪夷所思的一幕发生了。
晨曦什么都没有做——至少在我这双来自21世纪的、认知局限的眼睛里,她没有任何抬手、念咒、或者拿出什么仪器设备的明显动作。她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在黄泰和林默身上轻轻扫过。
但效果却是立竿见影、堪称奇迹的!
黄泰那原本因为剧烈呕吐而显得苍白如纸的脸色,几乎是在一瞬间,就如同被注入了生命活力一般,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恢复了健康的红润,连刚才因为痛苦而皱成一团的五官也舒展开来,眼神里的涣散和痛苦被清明与活力取代,仿佛刚才那个瘫在地上干呕的人不是他。
林默紧蹙的眉头也如同被无形的手轻轻抚平,紧绷的下颌线放松下来,呼吸变得平稳悠长,整个人散发出一种如同刚刚享受完一场深度睡眠后的松弛与宁静感。
如果非要在我贫瘠的认知库里找一个蹩脚的比喻,那么晨曦刚才的举动,就像是游戏里那些至高存在,随手给队友施加了一个无需吟唱、无需耗蓝、效果立竿见影、能瞬间回满血条和状态、并且驱散所有负面效果的“神级治疗术”或者“大净化术”。
这已经完全、彻底地超出了我对“医疗”、“治疗”这些词汇的所有理解和想象范畴。这不再是科学,这更像是……魔法,或者说,是科技发展到了如同魔法般的境地。
“我的天……你、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黄泰几乎是立刻就活蹦乱跳起来,他用力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又摸了摸脸颊,感受着那真实的、充满活力的触感,忍不住惊叹着询问,眼睛里瞬间燃起了技术宅对未知技术那特有的、灼热到几乎能融化钢铁的好奇火焰。
“这比我们2135年最顶级的基因治疗舱和医疗机器人还要快无数倍!原理是什么?能量传递?信息场覆盖?还是某种我们无法理解的量子层面的意识干预?”
晨曦面对黄泰连珠炮似的追问,脸上那完美的笑容里多了一丝引导和鼓励的意味,她轻轻笑了笑,那笑声如同清泉滴落玉石:
“这个嘛……原理其实并不算特别复杂。如果你想了解,甚至想尝试掌握的话,”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我们三人,带着一种“知识的大门向你们敞开”的意味,“——我可以教你。”
我们三人的注意力瞬间被这轻飘飘的一句话牢牢吸引,如同铁屑遇到了最强的磁铁。
学习这种近乎“神迹”、挥手间就能让人状态全满的能力?这诱惑力实在是太巨大了!试想一下,如果掌握了这种能力,那岂不是意味着……近乎不死?或者至少,拥有了极强的生存保障?谁能拒绝这样的可能性?
然而,下一秒,现实就给了我们这些“原始人”一记沉重的、关于认知壁垒的当头棒喝。
晨曦只是轻轻抬了抬她那白皙修长的手指,我们面前的空气中,便瞬间投射出几幅巨大无比、结构复杂到令人看一眼就头皮发麻、仿佛蕴含着宇宙至理的全息影像——那是几个长得令人绝望、符号密密麻麻、结构层层嵌套的数学公式。它们悬浮在那里,每一个字符都仿佛在散发着冰冷而深邃的光芒,诉说着凡人无法理解的奥秘。
“想要实现刚才那种程度的即时状态修正与能量补充,主要依赖于这三个最核心的基础公式,”晨曦的声音依旧温和得像是在介绍一加一等于二,她用手指虚点着那三幅最庞大、最复杂的公式影像,
“第一个,是‘观察修正公式’,它负责处理所有来自目标个体的生物信号输入,并同步解决观测行为本身对微观系统造成的扰动,以及在庞大运算过程所需的极短时间内(尽管这个时间对于我们来说已经短到可以忽略不计)可能产生的各种累积性误差,确保信息的绝对真实与纯净。”
她的指尖移向第二个公式,那公式的结构比第一个更加繁复,如同某种多维空间的拓扑结构。
“第二个,是‘信息处理与全域最优决策公式’,它负责整合经过修正的输入信息,构建目标的实时动态模型,并依据预设的‘健康’、‘舒适’等基础目标,或者根据实际情况动态生成的更复杂目标,在近乎无限的可能性中,瞬间计算出最优的、副作用最小的操作指令集合。”
最后,她指向第三个公式,这个公式看起来相对“简洁”一些,但其符号的含义却更加抽象难懂。
“最后一个是‘响应与精准执行公式’,它负责将生成的指令集,通过特定的信息通道,精准无误地下达到每一个最基础的输出单位——也就是构成我,以及周围环境中可供调用的每一个纳米机械单元。确保它们能够协同一致,以最高的效率和精度完成指定的物质、能量或信息层面的操作。”
我仅仅只是凝神看了那第一个公式一眼,试图去理解其中一个看起来像是积分符号嵌套着微分符号、旁边还有一堆从未见过的奇异算符的结构,就感觉大脑一阵剧烈的眩晕,仿佛有无数信息碎片如同洪水般试图涌入,却又因为无法理解而相互冲突、炸裂。
那公式的复杂程度,每一个独立的符号背后,恐怕都蕴含着足以让我那个时代的数学家穷尽一生去钻研的深奥理论!其整体所承载的信息量和逻辑深度,我毫不怀疑,恐怕远远超过了我那个时代全球最大图书馆里所有藏书所承载的知识总和!这根本不是人类原生大脑在有限寿命内能够掌握的东西!
好吧……我默默地在心里举起了白旗,彻底投降。傻人有傻福,古人诚不欺我。学习果然使我痛苦,这么复杂深奥、如同天书般的东西,我实在无福消受,还是留给真正的天才、圣人或者……非人类去钻研吧。我选择躺平,安心当我的“被赡养者”。
我偷偷用眼角余光瞥了一眼身旁的黄泰和林默,想看看这两位“有缘人”的反应。只见黄泰原本因为兴奋而涨红的脸,在直面那公式的瞬间也迅速垮了下来,嘴巴微微张着,眼神里充满了“我是谁?我在哪?这写的是啥?”的终极迷茫与困惑,刚才那灼热的好奇火焰仿佛被一盆冰水兜头浇灭,只剩下几缕尴尬的青烟。
连一向以沉稳淡定、仿佛万事皆在掌握中的林默,此刻眉头也再次深深地蹙起,盯着那巨大公式投影的眼神凝重无比,嘴唇紧抿,那表情不像是在学习,更像是在面对一个此生最大的、几乎无法逾越的挑战和谜题。
好吧,看来他们两个,暂时……也还不是能轻松驾驭这种“天书”的“有缘人”。我们三个“古人”,在知识的深渊面前,达成了空前的一致——望而生畏。
晨曦似乎对我们的反应毫不意外,甚至可能早就在她的计算预料之中。她轻笑一声,那笑声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善意的调侃,随即散去了那几幅令人望而生畏、足以让任何学渣做噩梦的公式投影:“当然,我知道这看起来有些……复杂。如果你们真的有兴趣,我们可以从最基础的概念和符号学起,比如多维流形在意识场建模中的应用,或者量子退相干在宏观信息传递中的规避策略……一步一步,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