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自己了不起,不要认为自己现在有令人垂涎的待遇和足以自豪、炫耀的地位,当你把架子搭得越高,你就会摔得越重。
维斯卡亚公司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最为著名的机械制造公司,其产品销往全世界,并代表着当今重型机械制造业的最高水平。许多人毕业后到该公司求职遭拒绝,原因很简单,该公司的高技术人员爆满,不再需要各种高技术人才。但是令人垂涎的待遇和足以自豪、炫耀的地位仍然向那些有志的求职者闪烁着诱人的光环。
詹姆斯和许多人的命运一样,在该公司每年一次的用人测试会上被拒绝申请,其实这时的用人测试会已经是徒有虚名了。詹姆斯并没有死心,他发誓一定要进入维斯卡亚重型机械制造公司。于是他采取了一个特殊的策略——假装自己一无所长。
他先找到公司人事部,提出为该公司无偿提供劳动力,请求公司分派给他任何工作,他都不计任何报酬来完成。公司起初觉得这简直不可思议,但考虑到不用任何花费,也用不着操心,于是便分派他去打扫车间里的废铁屑。一年来,詹姆斯勤勤恳恳地重复着这种简单但是劳累的工作。为了糊口,下班后他还要去酒吧打工。这样虽然得到老板及工人们的好感,但是仍然没有一个人提到录用他的问题。
1990年初,公司的许多订单纷纷被退回,理由均是产品质量有问题,为此公司将蒙受巨大的损失。公司董事会为了挽救颓势,紧急召开会议商议解决,当会议进行一大半却尚未见眉目时,詹姆斯闯入会议室,提出要直接见总经理。在会上,詹姆斯把对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作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并且就工程技术上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随后拿出了自己对产品的改造设计图。这个设计非常先进,恰到好处地保留了原来机械的优点,同时克服了已出现的弊病。总经理及董事会的董事见到这个编外清洁工如此精明在行,便询问他的背景以及现状。詹姆斯面对公司的最高决策者们,将自己的意图和盘托出,经董事会举手表决,詹姆斯当即被聘为公司负责生产技术问题的副总经理。
原来,詹姆斯在做清扫工时,利用清扫工到处走动的特点,细心察看了整个公司各部门的生产情况,并一一作了详细记录,发现了所存在的技术性问题并想出解决的办法。为此,他花了近一年的时间搞设计,做了大量的统计数据,为最后一展雄姿奠定了基础。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在刚涉入社会的时候,不妨放下架子,甘心从基础干起。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舍不得放下自己的虚架子,怎么能得到别人的赏识呢?
多接近上司,以获得其赏识
每当议起“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的古训时,很多怀才不遇的人总是感慨万千,而现代意义上的“伯乐”常常就是自己的上司。由于没有一个识才、举才、用才的上司,致使很多人才积压、浪费、被埋没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了。但“伯乐”们也有他们一肚子的怨气:中国的人才太谦虚、太内向了。没有机会时,他们感叹生不逢时;机会来临了,他们又缺乏毛遂自荐的勇气。这确是中国式人才的一大弱点。
下层社会出身的人,大多有一种说不出的“癖性”,即易于和同身份的人打成一片,而对身份略高,或属于社会上层分子、权贵者往往很难“同流合污”。一方面自视清高,傲骨凛凛,另一方面也梦寐以求想成为上流社会中的一员。这一矛盾常常使那些出身卑微又想在社会上成大气候的人陷入深深的忧思和焦虑。他们想成为想象中的人物,但捆绑他们手脚的除了社会偏见这条绳索外,另一条就是他们已有的、根深蒂固的思考方式。
“当官的根本不会把我们放在眼里。”
“你去跟他说也是白搭。”
在这种方式下,他们和自己上司的思想出发点会越来越远,鸿沟越来越深,严重的会造成强烈的社会阶层对立情绪。
一位来自辽东半岛的青年,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考取了西安某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分回家乡某师范专科学校任教。可是来学校半年内未给他安排任何工作;其次是系领导一年内没找他单独谈过话;其三是学校组织的有关创收的工作他根本插不上手。一年后,他暗暗想继续考博士生或索性调离学校算了。苦恼之中,他求教本校一名有名望的心理学教师。将一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古脑地抛了出来。
这时,心理学老师才循循善诱地说:“你刚才所讲的一切,虽然都是事实,但却不是事实的全部。我觉得,你在考虑问题时,过多地从个人的主观愿望出发,而没有考虑到他人的心理和想法。比如说,你怨领导没有找你单独谈过话,可是你也并没有亲自找过领导呀。咱们学校条件差,既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又要创收,以提高教职工的物质生活待遇。你反过来想一想,如果你自己积极争取主动,情况恐怕也不会是这个样子。”
后来,他照着心理老师的话去做了,情形也确实不一样了。因此,当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若发现上司有冷淡自己的倾向时,千万别一味地就此僵持下去。而是要善于换种方式思考,想一想上司是不是还在怪你冷淡他呢?你可以首先争取主动,多接近上司,一切就会“化险为夷”。
每个人可能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同一单位中,那些跟随领导最紧,能处处跟领导办事的人升迁得最快,好处得的最多,吃亏的事儿轮上的最少。当然,对这一现象,不同的人几乎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社会评价。有的说:“嘿,这家伙有本事,有能力,是块料!”也有的说:“一个纯粹的投机钻营、溜须拍马之徒。”不管人们怎么评价怎么议论,透过这一表面现象,我们却会发现其中深刻的道理:即每一个人都希望有机会接近上司,希望得到领导的提拔和重用,但由于个人气质、性格、能力及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愿望。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一处境呢?怎样才能让自己在上司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行为科学的研究表明:在人们初次交往活动中,交往的频率对增进了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对已达到一定交往程度的人来说,交往强度对巩固关系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可将上司分为顶头上司和上级上司。对顶头上司,因为朝夕相处,甚至就在一个办公室工作,所以不存在交往频率的高低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显山露水,出人头地呢?那就要在交往强度上下功夫。一个想法,一个主意,要让他觉得你超群不凡;办一件事,完成一项工作,要让他觉得你确实有头有尾,有梭有角。另外,特别要注意维护上司的尊严和形象,尤其是在公共场合以及背后,不得对自己的上司说三道四。
推销自己的四大绝招
用巧妙的手段表现自己,还能做到滴水不漏,这是一种高超的技巧,也是有心机的一种表现。
职场如战场,身在职场中的人若想出人头地,一定要有高招,要懂得适当推销自己以抬高身价,让我们看看在职场如鱼得水的苗欣是如何做到在五年内连升三级的,以下是她的“心得体会”:
1。借汇报工作推销自己
苗欣刚到公司的第二个月,领导就派她去南方催要一笔货款。苗欣立即起程,到催款地她抓住关键人物,软硬兼施,不到一周,货款催回。汇报之前她想:汇报时要把自己对这项工作完成的思路、想法、分析及至对策都汇报给领导,也便使领导更能了解自己。就这样,她在第二天的汇报中,只三言两语简略地谈了事情的经过,然后大谈自己对这项工作难度的分析、对策的选择乃至各种方法的有效运用。领导听后,觉得她是个有思想、有能力、方法灵活的人,不久,就提拔她为一个项目组的负责人。
2。借推荐他人推荐自己
苗欣当了项目组负责人后,项目的管理井然有序,对几位同事也体贴人微。同时她注意发现每个人的长处,她几乎每天记下对他们每个人的感受、印象。她觉得这是一个富于进取的能胜任复杂工作的团队。她要向领导汇报,为他们每个人请功。
恰巧这时领导要找她谈话,她就借机向领导推荐她角色中的每一个成员。她确定了这样一个与领导谈话的思路:首先谈工作成绩,然后重点分析成绩取得的原因,在原因中先谈组员的主观努力,也谈她是如何领导、如何关怀、如何帮助的。
果然,领导听完她的介绍,对她的项目组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决定项目完成后给每个人嘉奖,同时强调这是她正确领导的结果,决定对她给予重奖。
这个项目完成之后,苗欣被提拔为部门经理。
3。借反映问题推荐自己
任部门经理一个月后,她发现公司原有的某些规章制度与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不相协调,管理中尚有被制度遗忘的角落,她经过深思熟虑,拟定了一份《关于进一步完善公司管理制度的几点建议》,然后以一种很庄重的形式呈递给公司的主要领导。
在这份建议中,她列举了一些现象,力陈这些现象的危害和实质,并针对这些现象,提出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的必要性;对完善的内容提出了具体的合理化建议。
领导阅后,很快采纳了她的建议,认为她具有与企业共存亡的精神,是企业所有员工应该学习的。
4。借特殊情况推销自己
一次,苗欣受命与另外两位部门经理,随公司领导去加拿大考察一个项目。在考察中,苗欣注意发现问题,不时地向领导就项目提出一些质疑,使领导思路拓宽、把问题想得更加细致、周到。在考察后的论证中,苗欣有理有据、有分析有预测,得出了此项目不宜合作的结论。后来经过专家论证,其结论与苗欣的想法完全吻合。这让领导对她的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深表敬佩。
在苗欣三十岁那年,她被提拔为公司的副总裁。可谓少年得志,前途无限。
苗欣为自己赢得了似锦的前程,这就是善于推销自己的结果。